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7200

还是赶不上?起亚EV5 720长续航版PK比亚迪宋L

在进入汽车市场新能源时代后,海外车企的表现开始不再像燃油车时代那么亮眼,在起步早、投入大的中国车企面前,普遍显得没有太好的表现。不过随着海外车企的持续发力,也逐渐有一些具备竞争力的车型开始出现,比如起亚EV5。其实起亚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海外车企中,算是比较重视新能源领域的品牌了,那么这次带着自己的新能源技术积累来到中国市场,能和主流中国品牌车型扳一扳手腕吗?在中国品牌中,比亚迪是新能源领域永远绕不过去的品牌,宋L与刚刚上市的起亚EV5 720长续航版也有着较为接近的售价区间。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海外车企中的新能源佼佼者,和中国品牌的顶流,还有多少差距。

定位不同设计各有特色

先来聊聊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的起亚EV5,2023年广州车展才刚刚上市的起亚EV5是起亚中国的首款国产纯电动车型,也是起亚电动汽车产品序列里第三款专用纯电动车型。基于起亚电动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的起亚EV5,主要的卖点是高性能电机、高续航电池、高速充电和安全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今天的主角720长续航版原本定在3月份上市,但可能还是因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选择了抢跑发售。

起亚EV5的定位是紧凑型SUV,主要面向家庭用户。其实最近两年韩系车的设计也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起亚的“Opposites United对立统一”全新设计理念也有着比较高的辨识度。比如方正的车头、不规则造型的大灯组,看起来都足够新潮。前包围的梯形进气口搭配银色护板,也显得足够硬朗。

来到车身侧面,起亚EV5的平直线条搭配翼子板处的微微凸起,看上去很有肌肉感。尺寸方面,起亚EV5的长宽高分别为4615/1875/1715mm,轴距为2750mm。

车尾部分,起亚EV5采用了当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两侧的灯组与前大灯的风格相似。与此同时,起亚EV5的后包围造型很有“机甲”风,尾厢门的折线看起来是不是有种赛博朋克里人物脸部装饰的感觉?

虽然售价比较接近,但比亚迪宋L与起亚EV5的定位并不相同。尺寸更大的宋L来到了中型SUV 级别,并且整体风格也不像起亚EV5那么硬朗。从外观设计来看,虽然还是经典的龙颜设计,但比亚迪宋L更趋近于轿跑SUV,并且带有浓浓的猎装风格。

这点从车身侧面会展现得更加明显,车顶下滑的线条让车辆尾部看起来十分紧凑,与此同时车身侧面的腰线也带来了十足的力量感。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宋L的长宽高分别为4840/1950/1560mm,轴距为2930mm。与起亚EV5相比,除了高度以外,宋L都要大了不止一号。

车尾的造型也极具特点,上方的镂空式的尾翼以及中间可根据车速自动升降的尾翼,进一步强化了整车的运动感。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结的流光瑞结尾灯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国潮设计,与比亚迪的家族化设计理念也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从外观设计方面来看,起亚EV5与比亚迪宋L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起亚EV5的线条更硬朗、方正,整体造型也更有力量感;而比亚迪宋L就显得更具个性,轿跑、猎装风格应该会7UI更受年轻用户的喜爱。当然,起亚可能还是不够“大胆”,紧凑级的定位在宋L这样的中型SUV面前就显得有点“小巧”了。

科技感是主题起亚还得再“卷”一点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两车座舱方面的差异,起亚EV5的内饰设计比较侧重家用风格,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2.3英寸多媒体屏组成的双联屏设计是近两年韩系车常用的设计思路。此外,起亚EV5还搭载了最新一代ccNC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虽然整体应用生态的表现一般,但一些常用的功能都没有缺席,算是海外车企中做得不错的一套车机系统了。在中控屏下方,我们能看到一些实体按键的保留,操作起来也很便利。

相比之下,比亚迪宋L的内饰设计就会更运动、更简约一些了。“动势交错”设计理念营造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感,环绕式的氛围灯带也增添了座舱的高级感。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搭配经典的自适应中控屏,也保证了车内科技感的营造。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基于骁龙处理器、深度定制的5G车用座舱平台,让整体的交互体验变得更好了,可玩性要比起亚EV5更好一些。

而在空间体验方面,车身/轴距更长、更宽的比亚迪宋L的表现自然也会更加出色,而起亚EV5的优势在于头部空间。在储物空间方面,起亚EV5的后备厢容积为513-1718L,而比亚迪宋L则为410-1053L,这显然要归功于起亚EV5更加传统的车身造型带来的高度优势。

配置方面,我们选择了售价较为接近的起亚EV5 720 Air版(指导价18.48万元)、比亚迪宋L 550km 超越型(指导价18.98万元)进行对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配置也都是各自的入门版车型(注:起亚EV5为长续航版入门配置)。

可以看到,比亚迪宋L在价格只贵了5000元的情况下,在配置上有着较大的领先。比如在主被动安全方面,后排侧气囊、膝部气囊,以及包括ICC智能领航、AEB自动紧急制动、DOW开门预警、LKC车道保持等功能在内的Di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此外无框车门、对外放电、自适应远景光、多层隔音玻璃、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通风等功能,也都能更好地提升驾乘体验。只能说,起亚EV5可能还没明白这一市场到底有多卷,想要和同级别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竞争,起亚EV5还需要在终端给出一些优惠才行。

长续航和驾控体验你选谁?

在动力续航方面,起亚EV5的长续航版车型配备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60kW、峰值扭矩N·m的电机。电池方面,起亚EV5配备了一组容量为88.1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720km,值得一提的是,起亚EV5的电池组是由弗迪提供的。此外,起亚EV5还可以选装e-AWD双电机四驱系统,整车性能有着显著提升,最大功率来到233kW、峰值扭矩来到480N·m,不过CLTC续航里程会降至630km。

比亚迪宋L同样提供了单电机以及双电机版本可选,其中单电机版有两个版本,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230kW,最大扭矩为310N·m/360N·m,双电机版本的最大功率为380kW,最大扭矩为670N·m,CLTC工况纯电续航则有550km、602km、662km三个版本。

而在底盘方面,基于e平台3.0打造的比亚迪宋L配备了云辇C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的阻尼调节,并且前悬架还采用了双叉臂结构。相比之下,起亚EV5会在驾控体验方面处于下风。那么问题来了,700km+的纯电续航和驾控体验更出色的底盘,你会选谁?相信还是选择后者的人会更多一些。

车叔总结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格外激烈,并且中国车企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以起亚为代表的海外车企也在努力追赶,起亚EV5的优势在于纯电平台的专业性以及出色的长续航里程。不过毕竟最核心的电池用的都是竞争对手的,产品的成本控制也会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已经深耕市场多年的比亚迪宋L就更像一个技术的集大成者,在设计感、智能化、驾控体验上,都有着显著优势。在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汽车市场,比亚迪宋L的产品力显然会更具吸引力。虽然在海外品牌中,起亚EV5已经算表现较为出色的一款车型了,但想要追上这些“卷王”,还得再丰富一下配置、强化一下性价比。

遗失的国潮激情:江北JJ720,36年前的双门钢炮传奇

在电动汽车风潮席卷之前,国产汽车品牌的双门车型犹如稀世之珍,屈指可数。吉利的“美人豹”,以其独特的魅力,率先崭露头角;随后中华酷宝接踵而至,以别致之姿续写双门传奇;比亚迪F8更是如同隐秘瑰宝,鲜为人知却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尽管如此,我们的缘分似乎总是与“Coupe”擦肩而过,合资品牌亦步亦趋,对引入双门小型车持保留态度,国内车坛因此少了一抹流线型的风采。

然而,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被遗忘的璀璨。早在三十多年前,国产品牌悄然书写了一段“双门钢炮”的辉煌篇章,这些车型不仅数量稀少,其设计更蕴含了一丝JDM(Japanese Domestic Market)风格的神韵,让人恍若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早期国产跑车独有的前卫与激情。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勇于探索、不甘平凡的精神象征。

江北汽车

珍贵的影像瞬间定格于1988年的时空,彼时的北京农业展览馆内正盛装迎接一场全国瞩目的乘用车展览会。在那历史性的场合中,舞台聚光灯下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即所谓C位,被一对色泽鲜亮、设计独特的双门小轿车自豪占据。这两款身披红白二色战衣的车型,不仅捕获了在场每一双眼睛的好奇与赞赏,更在汽车史上留下了它们独特的印记,它们的名字叫做江北JJ720,仿佛是那个时代创新与风尚并驱的使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梦想。

不知道多少人知道江北汽车,这家汽车厂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全名叫做国营江北机械制造厂,同时它是北方工业集团的下属单位。

菲亚特126P仿制车

1986年,江北汽车厂正在探讨两个项目,第一是以波兰菲亚特126P为原型车,仿制一台功能类似的小型车辆,而第二个项目是以斯巴鲁Rex为原型车,同样进行仿制生产,探讨的重心是哪一台车更符合当前的生产能力。

菲亚特126P实车

我们来看看这两款车的样子,首先是菲亚特126P,在80年代初时只有中上层“万元户”才敢考虑的车型,当时这台车是免税进口至国内,一度售出不少。

另一台斯巴鲁Rex,1980年末期贵州航天公司便引进过这台小车,不过重新推出时已经是第二代,国内叫贵州云雀。

在严谨的试制阶段中,两款车型均孕育出了各自的原型车,历经一番细致入微的比较与甄选后,江北汽车厂最终将目光聚焦于斯巴鲁Rex,视其为理想的仿制蓝本,迈出了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步伐。

JJ720,这一承载着创新与梦想的车型,凭借其精心设计的2295毫米轴距,在尺寸上达到了3195x1395x1420毫米的精妙布局,展现了空间利用与动态美学的完美平衡。它的身份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多元而神秘,不仅烙印着江北的地域荣耀,还被赋予了“神箭”与“美鹿”的雅号,尽管名称各异,却共同指向同一核心——代号JJ720,这不仅是对一款汽车的命名,更是对一个时代记忆的镌刻。

而所谓量产,其真实产量比限量版还要少,1988年这台车生产了30台,而1991年又生产了128台。

JJ720

斯巴鲁Rex实车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JJ720和斯巴鲁造型基本一致,但隐隐感觉有些区别。那是因为JJ720的车壳并非钣金冲压,而是玻璃钢打造的,其塑形效果还不如现在的塑料,因此缝隙、棱角都比较粗糙,当然使用耐久度也不高。

而大家关心的“三大件”问题,只有发动机的来源是明确的,第一款发动机来自柳州内燃机厂的LZ276QA,644cc排量,21kw最大功率,最高时速95km/h。

第二款发动机是大发的ED10,拥有846cc排量,30kw最大功率,最高时速125km/h。

秦川SX720

在双门性能车的殿堂中,又一位悍将出自河北秦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之手,它最初以SX720的身份崭露头角,随后经历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更名,以QCJ7050的新姿傲立于市场。这次改规不仅赋予了它一个新的代号,更是其身份与定位的一次重塑。

秦川汽车在品牌命名上,向来钟情于富含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选择,“北方”与“秦川”两大系列名称,不仅是对地理根源的致敬,也蕴含了对广袤大地的深情厚谊和对品质的坚定承诺。这些命名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文字组合,它们如同一枚枚烙印,标记着每一款车型背后的故事与情怀,让驾驶者在每一次加速、每一次转弯中,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华夏大地的力量与骄傲。

QCJ7050,作为秦川麾下的最新力作,不仅承载了品牌的荣耀与梦想,更是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澎湃的动力表现,续写着“钢炮”车型的传奇篇章。它不仅仅是一款交通工具,更是速度与激情的化身,是对极致驾驭体验无尽追求的实体展现。在未来的道路上,秦川QCJ7050无疑将成为那些追求动感驾驭、热爱自由驰骋的驾驶者心中,不可多得的理想伙伴。

SX720生产的数量”非常多“从1987年开始生产,到结束大概生产了500余台,这些车在西安的数量比较多,大多数都被当作出租车使用。

别看它看起来像个公园里的玩具车,但其售价非常高昂,1990年时,SX720的售价为25000元,普通的万元户根本不够资格。这笔钱,当时买房买股票如今增值可能过百万,买SX720,能落下一个老派车主的“好名声”。

与当时多数国产车一样,SX720并非冲压金属组成,其车身是河南省沁阳区玻璃钢厂生产的,这或许是此类企业唯一能进军汽车业的时间段。

在追溯吉利SX720的渊源时,我们不得不提及一段跨越时空的汽车产业变迁史。故事的开篇可回溯至1992年,那是一个中国汽车工业蓄势待发的年代,秦川汽车率先迈出重要一步,启动了铃木奥拓车型的本土生产之旅。这款小巧经济的车型,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拂过当时尚显稚嫩的中国汽车市场,为后续的行业变革埋下了伏笔。

时光流转至200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画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比亚迪,一个日后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声名鹊起的名字,慧眼识珠,完成了对秦川汽车厂的战略收购。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比亚迪正式踏入汽车制造领域,也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飞速发展。

而当我们聚焦于今天的主角——吉利SX720,不难发现它身上承载的不仅是品牌的技术积淀,更是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业从模仿到创新、从跟随到引领这一非凡历程的缩影。相较于其历史背景中的前辈,SX720无论是设计理念、动力性能,还是智能配置,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代际飞跃。通过与前序车型的对比,SX720的每一次升级,都是对市场需求精准洞察和技术创新实力的直接体现,彰显了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舞台上的自信与崛起。

综上所述,从秦川奥拓的初试啼声,到比亚迪的并购重组,再到吉利SX720的华丽登场,这不仅仅是几款车型的更迭,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青涩走向成熟,乃至领先全球的生动写照。每一款车型背后,都蕴藏着时代的印记与行业的进步,共同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长卷。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整理|来源懂车帝 动手玩车,网络资料,淘车情报站,如有不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7200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