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比亚迪宋PLUS:不断突破上限的“中国芯”
(文/潘昱辰 编辑/徐喆)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作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的市值也一度跃升至全球车企前五之列。不过,如果只把比亚迪当成吃新能源红利的车企,就有些太小看它了。要知道,比亚迪在10年前一度是国产燃油车的霸主。时至今日,其在传统内燃机领域也酝酿了不少黑科技。
今年7月,就在旗舰轿车汉上市后不久,比亚迪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生产的骁云系列1.5TI高功率发动机。据比亚迪方面宣称,这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整机热效率达到了38%,一度引发业内的强烈关注。与之匹配的,则是全新7速双离合变速箱,官方传动效率达到95%。
两个月后,率先搭载这套高效动力总成的车型——比亚迪宋PLUS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1.58万-14.38万元。尽管今年比亚迪汽车的大部分热度都被汉所攫取,但宋PLUS的上市再度昭告市场,立足于传统的它一样不容小觑。
比亚迪宋PLUS
外观:够大够有型
比亚迪宋PLUS身上有着不少全新一代唐的痕迹。事实上该车型的定位居于宋PRO与唐,即紧凑型与中型SUV之间。在这一细分市场同时面对吉利博越PRO、长安CS75 PLUS、荣威RX5 PLUS等后缀版车型的竞争。另外,也不要忘了诸如途观、RAV4、CR-V等主流合资品牌SUV,同样是自主品牌们的强势对手。
作为一款高阶紧凑型SUV,宋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705/1890/1680mm,轴距达到2765mm,在同级自主品牌SUV中处于领先水平。
除高度外,宋PLUS的尺寸显著领先于同级竞品
外观方面,宋PLUS的前脸继续沿用家族化的Dragon Face 3.0设计语言,同时也采取了一些独立的设计特点。例如,宋PLUS将中国铠甲元素融入了前格栅设计,形成独有的铠甲点阵式造型,其视觉冲击力比老款宋和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铠甲点阵式格栅让前脸非常有气势
由于比亚迪全球造型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曾任奥迪设计总监,因而宋PLUS在灯组设计上也是别具匠心。LED前大灯采用模仿龙眼的晶钻设计,嵌入以龙爪为原型、类似三个7字形回旋镖平行排列组成的电光蓝LED日间行车灯,视觉效果非常亮眼。
龙眼晶钻大灯
侧面,宋PLUS沿用了运动型SUV的犀利双腰线设计,不过与其他竞品相比,宋PLUS的上腰线凸起更为明显,官方将其称为"龙冲刺式贯穿腰线",以龙遨游天际的姿态作为灵感,贯穿整个车身。客观来说,虽然这种腰线的辨识度很高,但这也会在停车时造成一定的不便。
宋PLUS的车顶自B柱前方形成掀背效果,但整体线条并不圆滑,而是以笔直的线条延伸至车尾部分,与整车棱角分明的调性一致。
上腰线凸起明显,贯穿整个车身
宋PLUS的轮胎有多种选择。此次试驾的高配版本装备20英寸铝合金超感运动轮毂,并搭配胎宽245mm的德国马牌专业级轮胎,保证抓地力与稳定性,另有18/19英寸轮毂可选。
20英寸马牌轮胎
尾部依然是熟悉的“龙爪之痕”贯穿式尾灯设计,并以多条显著的平行直线加以承托,彰显出一定的力量感。
比亚迪宋PLUS车尾
宋PLUS的后备箱容积同样不小,足够放下多个行李箱,满足家庭出行或者接送旅客的各种需求。
宋PLUS的后备箱可以摆下许多行李
内饰:精致又宽敞
进入内部,宋PLUS与全新一代唐和汉的设计风格一致,均出自比亚迪全球内饰设计总监米开勒·帕加内蒂之手,而在细微之处则更加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
宋PLUS中控台
比亚迪将这套风格称为多层悬浮式设计,并采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一体式呈现墨浸棕与玄武黑的自然渐变过渡,在精致设计中透出了一丝优雅,搭配高档类麂皮等材质及双缝线应用,辅以四周的氛围灯漫反射,宋PLUS对于豪华感的营造丝毫不输唐和汉等旗舰车型。
比亚迪宋PLUS渐变式内饰配色
位于中控台右侧的沉浸式副驾智慧数字交互面板是宋PLUS内饰最大的亮点之一,车主可以在系统中设定开机时的提示语,而当车内进行功能控制,例如调节空调温度时,交互面板也会相应地作出图案变化。
特色配置之一的沉浸式副驾智慧数字交互面板
与全新一代唐和汉一样,宋PLUS中控台上搭载的10.1英寸大屏可进行360°旋转,内置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除了显示车辆信息以及控制车内功能外,基本兼容主流android应用,可通过商店自由下载地图导航、音乐、视频、娱乐、资讯、游戏等各类应用。
在DiLink3.0系统中可以运行多数主流应用
在车内启动视频应用观看视频,清晰度和流畅性都有较好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宋PLUS结合DiLink系统,全系标配车载麦克风及专属充电底座,并配合Dirac音效系统,配合卡拉OK应用,可以将整个车舱改造成可以“K歌”的音乐座舱。此外,宋PLUS同样集成了智能语音系统,可以对车内功能进行控制。
此外,宋PLUS同样支持NFC手机钥匙,使用华为和小米手机的用户,可以将手机贴在左侧后视镜上方启动或锁定车门,但就实际操作来看响应并不敏锐,需要将手机顶部紧贴后视镜方能启动,实用性比较一般。
比亚迪NFC钥匙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当属宋PLUS的内部空间。作为一款顶配不足15万元的紧凑型SUV,宋PLUS的内部宽敞程度不输于任何主流中型SUV。在前排座椅处于默认位置下,身高1.8米的乘客,膝部距离前排尚有三拳距离,而且地板非常平整无凸起,即使后排同时坐三个乘客也不会感到拥挤。
宋PLUS的后排不仅宽敞而且平整,值得好评
动力:中规中矩但节油
回到重头戏,比亚迪宋PLUS搭载的骁云1.5TI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36kW,峰值扭矩288N·m,功率和扭矩相较以往提升了20%。
为提升热效率,这款发动机集成了许多先进技术:包括双流道涡轮增压器、中置式进气VVT机构和电控涡轮放气闸等装置,确保进气时的高效性;在燃烧系统中采用轻米勒循环减少泵气损失,并辅以350bar高压直喷系统和高滚流比气道,促使燃油充分雾化燃烧等。
比亚迪骁云1.5T涡轮增压发动机
1.5T发动机是该级别主流SUV的标配,但各家的调校水准各不相同。从参数来看,宋PLUS相较竞品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明显:
骁云1.5TI高功率发动机与竞品性能的比较
实际体验来看,无论油门踏板还是制动踏板,宋PLUS都控制在一个偏舒适的位置,不需要用力踩踏就可以获得前进的动力。在技术加持下,这套动力总成在低转速下的扭矩提升了36%以上,即使在经济模式下也不会太肉,但总体表现却是中规中矩,不会让车主觉得为难,但又没有那种非常惊艳的感觉。
即使在运动模式下,宋PLUS也并不会表现得十分放荡,而是会在低速阶段有一个“蓄力”的过程,随后才会向前冲刺。
宋PLUS的传动系统搭载的是自主研发的全新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对湿式双离合总成、电液执行机构和换档拨叉等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官方最高传动效率为95%。从使用感受来看,该变速箱多数情况表现都比较平顺,与主流的大众DSG 7速双离合变速箱感受基本一致。
采用电子挡把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
作为这套动力总成最大的亮点,比亚迪宣称其整机热效率达到38%,油耗则比老款降低15%,工信部综合油耗为6.9L/100km。从试驾的实际表现来看,高速路况下宋PLUS的油耗表现在9L/100km以下,城市路况也控制在10L/100km左右,总体令人满意。但车内噪音控制方面,比亚迪宋PLUS的NVH表现并没有惊喜感,除了高时速下的风噪和胎噪外,发动机运行时的声响也较为明显。
作为同级尺寸最大的SUV之一,宋PLUS的油耗表现不错
宋PLUS全系标配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但在调校上并不像汉那样偏运动,而舒适性也不及身为旗舰SUV的唐,在经过一些不平整路段的过程中路感会较为明显。进入弯道时,如果坐在后排的话会有一定的侧倾感。
不过宋PLUS的转弯半径仅5.55m,这意味着在车辆掉头时整个过程会非常流畅,在两个车道左右的宽度即可实现180°的转向。由于该车型的方向盘采用电子助力,整体手感偏轻盈,即使设定为运动模式也不会有很大阻力。
宋PLUS方向盘
尽管没有像汉的高配车型那样搭载布雷博刹车卡钳等高级配置,但得益于马牌轮胎的抓地力,宋PLUS的制动表现依然相当出色,只有在高速急刹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
与汉一样,宋PLUS搭载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系统逻辑与汉基本一致,在高速路况下无论是车道保持、提速还是控制前车距离都趋于保守,至于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以及DiTrainer教练模式,则有待后续OTA更新完善。
DiPilot的ACC自适应巡航功能
总结:期待后续车型
虽然从名字来看是宋的衍生车型,但实际上宋PLUS已经进行过相当大幅度的更新设计与升级。无论外观、内饰、空间还是智能化水平,宋PLUS在同级车型中都显得无可挑剔。特别考虑到其指导售价在15万元以内,更是难能可贵。
相比之下,全新动力总成除了燃油经济性外,其动力表现并没有给人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与竞品相比,由于长安CS75 PLUS、哈弗F7等车型均提供2.0T发动机版本,全系标配1.5T发动机的宋PLUS在性能的竞争上并无显著优势。
从上到下:哈弗F7、吉利博越PRO、比亚迪宋PLUS、荣威RX5 PLUS、长安CS75 PLUS
但即便如此,作为一款年轻的家用SUV,宋PLUS还是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在上市首周斩获了3000份订单,首月订单量超过10000台的成绩,10月份终端交付数量也已突破5000台。
值得注意的是,骁云系列发动机并非专用于燃油车型。据了解,比亚迪正推进混动双平台,包括追求性能的DM-p强劲版架构和追求节油的DM-i经济版架构。在未来的DM混动车型上,骁云系列发动机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而三电系统带来良好的加速表现也能够弥补动力上的缺陷。
搭载热效率43%骁云发动机的秦PLUS超级混动
就在刚刚落幕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推出了最新的秦PLUS超级混动版车型,该车型将基于DM-i经济版架构,所搭载的全新骁云1.5L发动机热效率更是高达43%,打破了丰田保持的量产发动机41%热效率纪录,这也让关心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国人有了更多期待国产发动机的理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百车全说丨比亚迪宋MAX DM-i,你当它真爱它当你韭菜?
前几天比亚迪宋MAX DM-i预售价格公布,14.68-17.38万。我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这么贵?在我的印象里,比亚迪宋MAX是一台落地不到10万的紧凑级MPV。2017年刚上市那会儿,由于市面上同级车型并不多,宋MAX的销量曾经还突破过1万台/月,但是后来销量就一路走低,直到最后几乎成了边缘车型。怎么现如今,换上了双擎系统,比亚迪就这么自信的把宋MAX DM-i定了如此之高的售价,难道除了动力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卖点吗?今天咱们就聊聊这款车,比亚迪宋MAX DM-i到底值不值得买?
说来也巧,就在宋MAX DM-i发布预售价的前一天,我的一位好朋友发来微信咨询我,说他想买台车,要求是绿牌,平时可以拉设备顺带载人。他问我比亚迪宋MAX DM-i最快什么时候可以提到?我这朋友是做VR影片拍摄的,经常一出门就是几个工作人员,带上一堆的设备。服务的客户,基本都在江浙沪和北京等地,他认为绿牌对于江浙沪限行区域会有帮助。
但是据我所知,外地绿牌进入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好像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不过,他还是觉得绿牌更适合,我也没多说什么。同时,他在对比的另外两台车,估计大多数人都想不到。一台是福特全顺,另一台是特斯拉Model Y。
福特全顺作为备选,是因为拉货能力强,毕竟底子就是台拉人载货的轻客。但是,周围同行劝他别买,因为他们公司有一台。的确这车很能装,但是跑个3-4百公里长途,司机就累得不行了。到了目的地就得休息,不然下了车就干活,人根本扛不住。
所以公司里除非有个全职司机,否则就别考虑这种货车。我朋友想想也对,他们团队基本上都是长途开到目的地,就直接开始工作,每天跟打仗一样。别到时候几个人轮流换着开,下了车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低不说,万一出了错,赔偿的钱都够再买几台车了。况且他平时拉货的装载量,也用不到全顺这么大的空间。所以,福特全顺给pass了。
特斯拉Model Y,符合我这朋友的绿牌和空间要求。当然,肯定也夹带着老板自己的一些私心,那就是平时他自己也可以开着玩玩。虽然说是给公司买台工具车,但是自己就是公司老板,总不能除了工作的时候开,平时不开吧。
但是,Model Y的续航是个大问题,平时团队去外地拍摄,都是算好了时间,到了目的地就开工。如果开电动车,就得把中途充电,返程充电的时间都要计算进去,很耽误事。去拍摄的路上抢时间,拍摄回来的路上也是抢时间,早日出片,就能继续接更多的客片。怎么算,都觉得电动车不是很靠谱。最后,老板忍痛割爱,否掉了特斯拉Model Y。
其实我从他备选特斯拉Model Y这一点上可以推测出,其实他预算能到30万,资金还是比较宽裕的。并且对于空间,他并没有那么夸张的要求。通过后来的交流,发现他只是偶尔需要装一些比较长的货物,普通的轿车和SUV无法满足。买过车的人都有类似的心理,哪怕是偶尔才会遇到的情况,都会放在购车的考虑要素里。往往这么一想,选择的思路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钱包鼓鼓的,又给自己设定了绿牌、长续航、载货拉人这些前置条件。所以,当他看到比亚迪宋MAX DM-i这款车即将预售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来咨询我,不是问我这车好不好,而是问我有没有特殊渠道,能帮他尽快提到车。他第一次联系我的时候,官方连预售价都没出。等到当天晚上官方出预售价的时候,他已经把APP上预定的截图发给我看了。我估计他将会是南京最早一批预定比亚迪宋MAX DM-i的车主,非常的任性。
他最后订的是宋MAX DM-i 105km续航的尊荣型,售价15.68万,免购置税,绿牌。算上保险和上牌费,17万以内拿下。对它来说预算刚好,空间刚好,今后这车只要不出问题,油耗表现再给力一些,我相信它应该会很满意。但是,我相信直接买宋MAX DM-i当工具车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家庭,都是用宋MAX DM-i替代普通5座轿车来购买的。
公司买车是老板来定,车子买来是赚钱的工具。家里买车是全家商议,毕竟动用的是全家的积蓄。我去论坛逛了逛,发现预售价公布之后,网友一片骂声,都说这台车定价太离谱,比心理预期高出了1-2万。为何大家都觉得贵,这里面的分析原理也非常简单。
比亚迪从秦PLUS DM-i上市以来,DM-i系列车型就一直供不应求。之前宋PLUS DM-i上市,虽然也有人觉得贵,但是订单量相当可观,说明消费者普遍还是满意的。宋PRO DM-i上市之后,喊贵的更多,不过我了解了一下订单量,还是供不应求。
现如今宋MAX DM-i上市,几乎一边倒的都是喊贵的声音,我相信比亚迪不会理会网上这些声音,因为前面几次消费者嘴上喊贵,身体不一样很诚实的交了定金吗?比亚迪目前被投诉最多的,就是交货不及时。还有些准车主,指望宋MAX DM-i正式上市可以官降1万,或者增配。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正式上市,下调3-5k的可能性是有的,再多绝无可能,增配更是想都别想。
为什么大家觉得贵呢?其实,主要是迪粉们对比亚迪产品资料太了如指掌了。大家会发现,宋MAX DM-i的预售价14.68万-17.38万,与宋PLUS DM-i的定价14.68万-16.98万(同样是1.5L 110马力双擎动力)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宋MAX DM-i还是很老的设计语言,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不上档次。怎么看都没有宋PLUS DM-i更时尚,更值钱。
并且,两台车长宽高和轴距都没多大差别,只是宋MAX DM-i多了两个座位,三排实际体验好不到哪里去,只是落个心理安慰,应应急而已。可是,宋PLUS DM-i多出的配置,都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多连杆独立悬架、19寸轮毂、前雷达、全景天窗、电动后备箱、自适应大灯、车内氛围灯、后视镜自动折叠、车载净化器等等 。但凡不是七座刚需,同样的预算,完全没理由选择宋MAX DM-i。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拿宋PRO DM-i来做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你把他当真爱,他把你当韭菜。原来很多人觉得宋PRO DM-i定价高,可是跟宋MAX DM-i一比较,瞬间就香了。虽然说宋PRO DM-i在车身长度和轴距上略小于宋MAX DM-i,但也仅仅是60-70mm上下的差距。
可是15.98万的宋PRO DM-i对比16.38万的宋MAX DM-i,结果是宋PRO DM-i在配置上多出了:独立悬架、19寸轮毂(MAX是17寸)、电动后备箱,15.6英寸屏幕(MAX是12.8英寸),8.8英寸全仪表(MAX是5英寸),后视镜折叠,座椅加热,前雷达,车侧预警,氛围灯,可开启全景天窗,空气净化器,陡坡缓降,座椅四向调节,9个喇叭(MAX是6个),并线辅助,阅读灯等等。不仅如此,比亚迪目前DM-i系列都没有优惠,指导价就是成交价,宋PRO DM-i在多出这么多配置的前提下,还比宋MAX DM-i便宜4000块钱。
当然,这是预售价,后期肯定还会下调几千块钱。但是,关注宋MAX DM-i的客户,对这个预售价整体还是非常失望的。要知道,比亚迪宋PRO燃油版定价10.78-12.78万,宋MAX燃油版定价10.48-12.48万(去掉手动挡配置),宋MAX燃油版比宋PRO燃油版定价还要便宜3000元。
所以一开始很多消费者想当然的以为,宋MAX DM-i定价也应该比宋PRO DM-i便宜3000元左右。宋PRO DM-i售价13.48-15.98万,再回头看宋MAX DM-i预售价14.68-17.38万。这比很多人预估的售价,高出了1万多,无论正式上市降几千元,都注定它是一款没有性价比的车型。
那有人可能要问,比亚迪定这个价,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吧。的确,比亚迪目前DM-i系列几乎是上市一款,就热销一款。交不出货,这是幸福的烦恼。宋MAX DM-i的上市,完全没理由走性价比路线,而是要看看同级产品里对手的定价,不能自降身价。这其中吉利嘉际PHEV是最适合对标的产品。同样是插混,同样绿牌免购置税,长宽高、轴距也都差不多。嘉际PHEV售价14.58-16.88万,只有三个配置且都是六座。比亚迪肯定会想,我一点也不比吉利嘉际差,凭什么要卖的比它便宜呢?
就拿顶配17.38万的宋MAX DM-i来说吧,也不知道比亚迪哪个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给弄了个升舱顶,模仿房车的设计,说是可以提升车内的头部空间。也对,这么小个MPV,拉长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升高吧。可能是宣传不到位,我竟然看到有网友留言问,宋MAX DM-i车顶上的行李箱容积是多少,能装多少东西?比亚迪要好好反思,自己市场投放的费用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不明白啥叫升舱顶,这玩意到底好处在哪里?比亚迪其实就是想用升舱顶这个特点,来与竞品差异化竞争。
大家注意,只有55km和105km续航的六座顶配才配有升舱顶。而吉利嘉际PHEV只有六座车型。我能否推测,这一招就是往吉利嘉际PHEV脸上招呼过去的。至于打的吉利嘉际疼不疼,暂时还不好说。因为宋MAX DM-i 17.38万的预售价,比起嘉际PHEV 16.88万的定价,还是贵了5000元。所以我猜想,大概率宋MAX DM-i会下调5-6千元,落在与嘉际PHEV同样的价格区间。
实际上,我并不看好紧凑级MPV市场,特别是以普通轿车的思路设计出来的紧凑级MPV。4米7左右的车长,2米8左右的轴距,就这么大一台车,偏要折腾出六座或者七座。就好比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你偏要整个四室一厅,结果不仅每个房间都很憋屈,你的卫生间、厨房和客厅也都会受到影响。还不如就老老实实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大多数的一家三口,其实也就足够住了。
而如果真的要把紧凑级MPV造好,那就应该完全按照MPV的思路来设计。15-20万预算买紧凑级MPV的用户,他们不是不想要更大一号的MPV,而是觉得20-40万区间中大型MPV有些贵。这部分客户要么是家庭人口多,要么是公司业务多,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预算少。能用最少的成本,解决最多的问题,那就是台好车。
但是,买宋MAX DM-i的客户,一定还会用15-20万预算对比很多同级轿车和SUV。只要他们反应过来,6、7座根本不是刚需,DM-i动力也不咋地,省油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他们自然也会犹豫是否要买这车。再稍微了解一下宋MAX的背景,可能更是慌。
之前中保研碰撞成绩一塌糊涂,也有车主反映车身生锈、冷却系统故障,变速箱顿挫、异响、无法换挡等问题。无论是口碑还是售后服务,并没有得到老车主的好评。所以,我不知道只是换了套动力系统,外观内饰并没多大变化的宋MAX DM-i哪儿来的那么大自信,敢定这么个价格。
总之,我对宋MAX DM-i的评价就是,买卖自由,不必强求,定价太贵,可以劝退。我也知道网络上迪粉特别多,每次评价比亚迪,都会有一群人说我讲话夹枪带棒,阴阳怪气。说实话,我也希望比亚迪好,老王手上真的有技术,完全可以带领华系车走上新高度。
可是大家都希望比亚迪是小米,性能超群,但是价格亲民。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比亚迪不像是小米,倒越来越像是vivo和oppo。我觉得比亚迪真得好好与客户沟通沟通,看看什么样的产品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比亚迪的领导们,千万别被网上水军冲昏了头脑,一定要走到车主家里,了解了解比亚迪到底俘获了哪些人的心。
新车|大空间和低油耗哪个更吸引人?静态体验比亚迪宋MAX DM-i
汽车日报 曹浩
随着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理性,除了价格这个决定性因素之外,消费者似乎更愿意其买各方面都相对均衡的车。作为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环,燃油经济性自然也是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考虑的重点。而比亚迪在推出DM-i超级混动技术之后,燃油经济性得到明显提升,而接近全年品牌一半的销量也就能看出消费者对于该技术的认可。
比亚迪也正是借着这样的契机,也在逐渐完善着DM-i技术的产品布局,甚至专门拆分出一个车系来专门推出DM-i产品,其他现有车型也都将会陆续推出DM-i车型。在这之中,宋MAX就是其中一款,该车的DM-i版本已经在上个月正式开启预售,预售区间为14.68万-17.38万元。
外观微调,升舱顶太吸睛其实从宋MAX推出至今,外观设计就几乎没有过太大的变化,只是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对车辆细节进行一些微调,所以这款车即便是到现在也依旧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宋MAX DM-i和2021款宋MAX设计上差别不大
部分车型配备了升舱顶
只不过这次的宋MAX DM-i却在其中两个配置的车型上提供了升舱顶这样一个比较少见的配置,这个功能的实际用途是让车内头部空间得到提升。只不过从外观视觉上来说,额外多出来的那部分更像是车顶行李箱,看起来又有些旅行车的感觉。
依旧是熟悉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
配有矩阵式LED大灯
车头部分仍是我们所熟悉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矩阵式的LED头灯造型也更加犀利,功能上也配有自动头顶、智能远近光等等。
升舱顶提升了车内纵向空间
图为2021款宋MAX
尺寸方面,宋MAX DM-i的普通版车型长宽高为4710/1810/1690毫米,轴距2785毫米,带有升舱顶的车型其他数据不变,只有高度增加到了1880毫米。整体来看,这款车属于一款中规中矩的家用MPV,和其他绝大多数我们经常提及的MPV车型定位不太一样。
车尾变化不大,C柱和D柱之间造型有微调
车尾方面和2021款宋MAX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尾标部分增加了DM-i标识。C柱和D柱之间的区域在经过设计之后,在保证透光性的前提下又营造出了悬浮式的效果。另外,这部分的装饰件细节设计有所调整,看起来更精致一些。
轮辋造型更加精致
轮辋虽然都是17英寸,但造型会更加有设计感,和车辆的外观设计会更加协调。轮胎的话则使用的是朝阳RADIAL RP76系列,规格为225/55 R17。
功能丰富,“可可棕”配色更时尚车内设计变化不大,提供了可可棕专属配色
进入车内之后,宋MAX DM-i的内饰依旧是标准的比亚迪设计风格,不过官方为这款车转么推出了“可可棕”配色方案,看起来要更沉稳,也更时尚一些。车内质感也还算不错,采用了大面积软质材料包覆,同时中控台饰板上也加入了波浪形纹路。
机械+液晶屏的仪表组合,简单实用
仪表盘采用了机械+液晶屏的组合,虽然少了一些更加酷炫的功能,但对于一般家用来说可能这样的搭配更加实用。况且8英寸液晶屏也能显示出足够丰富的行车信息。
全新造型方向盘,握感不错
方向盘采用了全新造型,多功能按键区域分布清晰,下方还用了亮黑色和银色的装饰,和车内细节的设计保持一致。而且方向盘也使用了皮质材料包覆,握感比较出色。
搭载DiLink 4.0(4G)智能网联系统
倒车影像拥有较高清晰度和功能性
此次拍摄的宋MAX DM-i中控屏尺寸达到了15.6英寸,而其他版本车型的尺寸则为12.8英寸。全系都将搭载DiLink 4.0(4G)智能网联系统,全新HMI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操作起来也更加便捷,同时车辆的反应灵敏度、触电的准确性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部分车型配备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另外,51公里尊贵型、105公里旗舰型、105公里行政版这三款车型还配备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支持ACC-S&G全速域自适应巡航、预测性紧急制动系统、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
BYD Heart智汇之心
集成了多项实用功能
挡把区域的设计十分熟悉,启动按键位于电子档把后方,两侧则是各种功能分区,左侧主要和驾驶相关,右侧则主要是空调、多媒体的控制渐渐。下方还有驾驶模式、驱动形式的切换拨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头部空间优势明显,满载情况腿部空间一般座椅配色很有特点
六座车型第二排为两个独立座椅
宋MAX DM-i作为一款MPV车型,将会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车内布局,主要差异就是第二排座椅的不同,六座车型将会采用了两张独立座椅。只不过和那些主打商务用途的MPV所不同,宋MAX DM-i的第二排座椅并没有配备很多舒适性功能。
第二排座椅翻折后可进入第三排
第三排座椅展示
此次专属的“可可棕”配色在座椅颜色的搭配上也是别出心裁,通过不同颜色皮质的搭配,使座椅靠背形成了渐变的效果。座椅的填充物比较柔软,乘坐起来也比较舒适。另外,根据配置不同主副驾还分别配有电动座椅调节功能。
升舱顶对于车内纵向空间提升明显
前排头部空间
第二排头部空间
第三排头部空间
在空间方面,由于增加了升舱顶,所以车内头部空间就变得极其出色,而这样也会带来更好的乘坐感受。身高180厘米的体验者前排头部空间最少也会达到一拳四指,第二排空间更不用提,因为升舱顶的缘故,所以头部还有充足的空间可以扩展。哪怕是第三排空间,头部也丝毫不存在任何问题。
将第二排座椅放到合适位置,腿部空间还算充裕
如果第三排需要坐人,第二排空间就会受到影响
这款车头部空间或许会是优势,但受限于车身尺寸的原因,所以腿部空间可能会没那么出色。将第二排座椅调整到最后位置,此时第二排腿部空间可以超过两拳,但此时第三排几乎没有乘坐空间。而如果需要保证第三排乘坐的话,第二排空间就会被明显压缩。
动力是亮点,低亏电油耗是核心动力总成由骁云-插混专用1.5升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
对于这款车来说,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当属DM-i技术。宋MAX DM-i依旧搭载了由骁云-插混专用1.5升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81千瓦,峰值扭矩135牛·米。51公里版本所搭载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32千瓦,峰值扭矩316牛·米;105公里版本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45千瓦,峰值扭矩325牛·米。
电池容量分为8.3千瓦时和18.3千瓦时
105公里车型还会提供18千瓦快充转接头
根据车型不同,这款车将会搭载8.3千瓦时和18.3千瓦时两种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综合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51公里和105公里。而在亏电状态下,该车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4.4-4.5升。同时,105公里版本车型还会随车附赠一个转接头,可以支持18千瓦快充,这样便可大幅缩短长续航车型的充电时间。
后悬架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
另外,该车也依旧提供四种驾驶模式,包括NORMAL、ECO、SPORT以及草地/砂砾/雪地模式的切换,并且这些驾驶模式都可以跟纯电或是混动这两种驱动模式相匹配。
写在最后看起来比亚迪也明白DM-i技术在现阶段市场当中的领先地位,所以趁热打铁将几乎全系车型都配上这项技术来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而宋MAX DM-i这款车的实用性其实比较出色,尤其是加入升舱顶之后空间被进一步扩展,这对于那些有MPV刚需,却又不愿意去买那些商务MPV的用户来说是个福音。尤其是在配备了DM-i技术之后,不光性能有所提升,同时最高105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再加上百公里仅有4.4升左右的油耗,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这款车的性价比。
而说到价格,14.68万-17.38万元的预售价或许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但实际上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型价格一直都比燃油版略高一些,再加上部分车型配备的升舱顶其实也增加了一些成本,所以这款车当前的预售价也算合理。当然,预售价在更多时候也是试水的过程,所以在收集了用户反馈之后,估计正式售价应该会在预售价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下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