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g3钥匙不见了

连陲锁钥之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让我很惊喜(2023暑期自驾游九)

我是个特别喜欢长城的,去过许多地方的长城。一直想去嘉峪关看看,居然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走完了G331,便直奔而去。边走边想,也许没什么可看的,但还是要去完成这个心愿。没想到嘉峪关却让我很惊喜,其雄伟、壮观的姿态,完全符合我之前的想像。其保存完好,也让人高兴。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在此选址建关,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北靠黑山、南临祁连。比山海关早建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长城上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嘉峪关关城建筑确实宏大。远远便能看见建在一条中轴线上的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的城楼。但拍照片却老是只能拍到两座城楼。我找寻了半天角度,终于找到地方用最广的镜头把三座城楼收于一个画面之中。

最西边的一座是嘉峪关的关楼,建在关城正门之上,门额刻“嘉峪关”三字。看介绍,关楼在1924年曾被拆毁,后来是仿中间那座城楼的样式重修的。为什么被拆,没有介绍,只有叹息遗憾而已。好在现在的建筑气势犹存,稍补缺憾。关门门洞地面青石铺就,已经被车马压得凹凸不平,可以想见当年有多少西域来客在这里来来往往。

中间一座城楼建在关城内城的西门柔远门上,叫做柔远楼。东边一座城楼建在东门光化门之上,叫做光化楼。光化楼上悬有赵朴初所题“天下第一雄关”匾额。站在城墙之下,仰头看这些城楼,气势雄伟、高耸入云。

关城的各道门都非常高大,穿过门洞出入关城,都能在洞中看到城楼,高大的城楼和关城建筑嵌在门洞中,非常好看。

嘉峪关关城是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的,几道防线形成重叠并守之势。城墙角建角楼、箭楼,南北墙正中建敌楼。内城是关城的中心,城墙高达9米,上建高1.7米的垛墙。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历经六百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部分仍然完整牢固。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门朝南开,东曰“朝宗”,西曰“会极”。内城西有罗城,呈“凸”字形,青砖包砌,高与内城相同。内城南、北和东侧外围均筑外城,西与罗城相连,南、北与内城平行并形成夹道,可供车马通行。

可以沿着马道登上城墙,绕墙近看关楼门窗,俯看关城中正在进行的古代守关兵士训练表演。

凭墙远眺,向南可以看见在夏日尚存积雪的祁连山脉,往北能够看见绵延的黑山和一直连到黑山的长城城墙。

内城北侧有清代游击将军府,是嘉峪关历任游击将军办公和住宿的地方。在院里,飞檐中可见巍峨的城楼;在城墙上,可以俯视将军府严整的建筑群。

关城东门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等,建筑都非常精巧。文昌阁始建于明代,四面有花格门窗,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关帝庙牌楼华美大气。戏台由木制屏风分隔前后台,屏风正中绘制 “八仙”图,顶部是 “八卦图”。两侧一组关于和尚、尼姑的壁画,在其它戏台上非常少见。

外城东北角上建有“闸门”,上建一层三间式闸楼。楼上所悬“天下雄关”匾额,以及门内不远处的“天下雄关”碑,是清嘉庆14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时所题,后来镌刻成碑。人家总兵的字也写得这么好。

这么古老雄伟的关城,建筑如此精美,必然少不了传说。最有名的就是“定城砖”的传说了。这则有名有姓的传说,可以窥见当时修筑关城的一斑。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单放着一块砖。传说那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九九算法,经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需99999块。竣工后,只剩下一块,就放置在这里,被称为定城砖。

还有一则传说叫“击石燕鸣”。相传以石击关城城墙,会发出“啾啾”燕鸣声。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将士出关前,也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城墙上因此被石头击出很深的凹洞。这些传说,让嘉峪关鲜活起来。

在开车往嘉峪关走的路上,我心想,这么宽广的地方,开车都需要跑那么久,从哪儿不能东来,非得去关城?到了嘉峪关才知道,关城建在河西走廊最窄处,关城之外都筑有长城,除了雪山就是大漠,要想东进,非过此关不可。明时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作战。嘉峪关自建成后,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这需要战略眼光才行,我没有战略眼光。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千年古道依山而造直通福建,关隘天险因此得名

“全球免费游衢州”第四弹来也!不知不觉已经游完四个景点了,大家的评论给了小编动力,小编发誓要将更多好玩,好看的景点统统介绍给大家!

言归正传,在今天的介绍之前,小编问大家一个问题,知道中国的四大古关口是哪四个吗?

想必大家都猜出来了,有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那么还有一个是...

还有一个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的中国四大古关口之一——仙霞关

仙霞关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当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古称古泉山、泉岭山,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仙霞关存有四道关门,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为古代衢县往来建州之咽喉要地。仙霞关以雄伟险峻驰名,素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景区基本信息

景区门票:仙霞关景区包含仙霞关、戴笠故居,60元/人(无单独购票)。目前衢州市有“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整个12月衢州13个主要景点免费游玩

游玩时间:2小时左右

景点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

开放时间:08:00~17:00,16:00起停止售票

自驾路线:G3京台高速黄衢南段至峡口出口下,上205国道往保安方向行驶15分钟左右到达目的地。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约500公里路程;从杭州市中心出发约315公里路程;从南京市中心出发约535公里路程

停车信息:仙霞关门口有20个左右的划线停车位,在稍远一些的地方有一大片空地,有EV CARD专用停车位,其余地方没有划线,也可以停车。停车位约100个左右,而且还是免费停车哦

游布斯体验游记

-仙霞关景区包含戴笠故居和仙霞关古道,导航输入目的地“仙霞关”,会直接导航至戴笠故居附近,因为景区的游客中心在那里,大家开车快到目的地时会看到有停车场的指示牌,停好车后先步行去参观戴笠故居,然后再回到停车场,开车去仙霞关,在停车场外面的路上有指示牌,沿着指示牌的方向开就可以,沿途还会看到几个指示牌(可能不太起眼,开的慢一点能看到),大约2公里左右,沿途路面都还可以,也没有很多岔路。

-需要注意的是,免费期间需要去游客中心换票才可以去参观戴笠故居和仙霞关的,大家停好车去对面的游客中心领取就可以了,带好身份证。

然后一直开到看到上方有高速的地方,就快到啦,我们当时不知道上面还有停车场,就在这片空地上找了个地方停车,EV CARD也在这片空地上。(两个停车场距离很近,停哪都没什么影响)。

-首先看到的景点是仙霞古道文化陈列馆,非常详细的介绍了仙霞古道,从历史遗迹到诗词文化、从重大战事到文物兵器,内容非常多,其中文字部分占比超过50%,纤悉无遗的展现了仙霞古道悠久的历史渊源。

-经过售票处,看到有语音设备租借,小编尝试了一下,用微信扫码是打不开的,小编用照相机扫描后,打开一个网页,如下图显示,如果没有了解过仙霞古道的话,可以考虑租赁。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古道咯,走到第一关大约花了15至20分钟,路面全是石块建成的,高低不平,大小不一,一不小心就容易崴脚。

-从第一关通往第二关的路上,除了有关帝庙、黄巢雕像,剩下的就全是上山路了,并且路面依旧是石块建成的,高低不平,大小不一,也没有什么景色可看。从第一关到第二关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爬山路配合这样的路面还是很累的。

黄巢像

-第二关是仙霞岭的最高处,并且行程已经减少一半了哦,再往第三关、第四关走就会比较轻松啦。

-之后到达的第三、第四关基本景色都是一样的,路面也都是一样的,然后原路返回。

游布斯总结篇

2015 年,仙霞古道江山段(含关隘)成功认证首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仙霞关也是我国四大关口之一。这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刻、人文古迹丰厚的景点。但是,就其本身而言,由于是古道,台阶难走、景色缺乏的现象也是实际存在的,这里小编推荐大家在看过陈列馆后,爬完第一关就可以准备返回了,后续爬第二关很累,且无其他景色可看,台阶难走,下来更危险。当然,如果是喜欢徒步的同学,可以全部走完,但是也要注意脚下,古道的路面真的很容易崴脚。

仙霞关和戴笠故居是一个大景点,导览图在戴笠故居附近有,仙霞关景区内有指示牌。

最后,仙霞关有历史内涵,但是论可玩性,真是...

温馨提示

1.从戴笠故居至仙霞关有2公里的路程,建议开车前往。

2.不推荐下雨天来仙霞关,由于都是石头堆积的台阶,有的表面已经很光滑了,小编在晴朗的天气都滑过几次,更别说阴雨天了,摔一跤的后果可能挺严重的。

3.推荐喜欢徒步的同学前往,不建议带年纪较小的宝宝。

4.先参观景区外的仙霞古道文化陈列馆,然后再进入仙霞古道,全程就一条路。

衢州游记往期回顾:

遗忘在大山深处的神秘千年古镇,竟是军统头子戴笠故乡,不可思议

中国丹霞第一奇峰,险峻不输华山,徐霞客三次都未曾登顶,走起!

地下巨型石窟,身藏多个未解之谜,规模仅次于兵马俑,现在免费中

关注游布斯,日日有更新,最真实的景点体验推送给您~

文学三门峡 |雁翎关前话古今

翎关前话古今

作者 尚柏仁

从2003年起,我就开始收集整理有关雁翎关方面的资料。查遍了能够找到的地方志、书籍、史料、笔记、回忆录,聆听专家学者们的解读,走访附近的老人,收集民间的传说,和文史爱好者交谈,寻找蛛丝马迹……

近20年来,我先后50余次到雁翎关周边的关上、草店村和宫前、硖石乡调查,10余次拜谒夏后皋墓冢,不同时节地攀登雁翎关附近的群山。就雁翎关名称的由来,关口为何没有记载中的峻险,南崤道在这一段的走向,郭沫若及夏鼐先生是否到过孤零零的夏后皋墓地实地考察等问题进行思考。

每每站立在关顶仰望天际,目睹诸峰,腑视关前关后蜿蜒道路上的车辆人流。眼前常常浮现出古战场的刀光剑影,耳边时常回响着远古的峥嵘鼓角,心头不由产生出对厚重历史的敬畏……

地理上的雁翎关

崤山,以古崤县得名,又称嵚崟山、肴山,古代地名,在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今陕西省、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战略军事要地,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天下“九塞”之一。

崤山山脉为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支脉之一。西南端与陕西华山山脉相连,东南面被洛河谷地所截,西南——东北走向,延伸在黄河和洛河间,长160千米,为褶皱断块山,宽约40—5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高峰有甘山(1903米)、冠云山(1866米),是洛河与弘农涧河的分水岭。

卢氏官道口东北至陕州区硖石一段,是崤山山脉的主峰地段。《括地志》说:“崤山又名嵚崟山,在谷州永宁县(今洛宁)西北二十八里。”也即今陕州区硖石乡的金银山,古又称太崤,其高度约969米。

雁翎关位于陕州区东南菜园乡与宫前乡交界处,距三门峡28公里,古代是分陕扼秦的咽喉,宽约200余米,最窄处约30米,关口海拔851米,两侧悬崖峭壁,峻拔陡峭。

雁翎关口东南响屏山为东西两崤诸山之首。2002年张孟军主编的《三门峡年鉴》介绍:“雁翎关春秋时称南陵,北魏至唐又称西崤。”《水经注》记载:其附近有千崤、盘崤之称。雁翎关与大雁无关,不少学者认为在当地村民的口语中“崤”与“雁”音近,疑是将“崤陵关”讹传为“雁翎关”,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雁翎关所处位置,春秋时称其为“南陵”,人们将“南陵”讹传为“雁翎”倒是有可能的。

关于雁翎关的名字来源,附近村70余岁的语文教师水栓文先生另有一说法:他告诉作者雁翎关名有两个传说:一是因关隘地势高峻,关口风势强劲,大雁东西飞行时,引发羽毛脱落满地;一是相传旧时鸿雁传书,此关口为递接之处,飞翎传书。沿袭年代久了,人们又把雁翎关写为雁岭关,当地人习惯叫关上。这种说法倒值得商榷。

《水经注》记载:雁翎关是古代南崤要道,关内外雄山起伏,关北响屏山为附近诸山之宗,有上天梯、坠马崖、绝命岩、落魂涧、鬼悉窟、聚云峪、志心石诸胜,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险要。史料还记载:“风和日丽之时登临峰顶,可东望洛阳川朦胧如烟,西眺西岳华山依稀可见。洛河、黄河似玉带缠腰。落霞晚照,辉映崤山诸峰,极为壮观。”

有专家认为:“崤”,形声字,从山,肴声。“肴”为“淆”省,意为错杂。“山”“肴”为“崤”,即群峰错杂,沟壑相交的山。“崤”读“xiao”,也读作“yao”。《集韵·肴韵》:“崤,山名,在弘农。”“崤山”又称二崤山,三崤山。《水经注》:“崤有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东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陕县志》载:据《汉书·艺文志》:“诸子之意为纷然殽乱”。杨雄《法言》:“诸子众言淆乱”。知穀通淆字,后又写作崤,其字本意为“乱”,因山势乱而无章而名崤山。

作者曾对古陕州的地形、地貌、山势、水流及方言文化研究过。“崤”解释为“乱”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个区域,山的走向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均有。在这个区域,河水的流向也是五花八门。在这里方言、语言复杂,儒、道、释文化也相互交织。

崤函古道上的雁翎关

早在西周时,周王室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修建了周道,又称王道。《诗经·大东》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坦荡的王道确保了周王室以及后来的汉唐王朝在长安——洛阳的“双城”历史的上演。

2014年6月,位于三门峡陕县硖石乡东车壕村古道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长约230米,宽仅2米的古道是“丝绸之路”上长安至天山廊道路网中国境内22处遗产中唯一一处道路遗产,它是“崤函古道”的其中一段。

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古之帝国的血脉,王朝的脊梁。”不仅见证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且“丝绸之路”开通后,崤函古道与其它路线的连通,欧、亚、非等国前来长安洛阳的使者,胡商蕃客广集而至,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崤,即崤山。函,即函谷关,泛指今陕西的潼关至河南灵宝函谷关一带。崤函古道指从长安到洛阳间的潼关至洛阳的道路,全长约400公里。

由于地理地貌、区位的特殊和人文、经济方面的因素,崤函古道成了古代连接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尤其在西周和汉、唐时期,崤函古道是名副其实的“京畿大道”,“两京锁钥”。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崤函古道一是开通时间早。“崤函”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苏秦曰:“秦东有崤函之固”。《左传·禧公三十二年》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在崤函古道上,从古陕州城到洛阳,除黄河漕运外的旱路有两条。一条是南崤道,又称周秦古道。从陕州到交口乡向南走菜园,过南陵(夏后皋墓),经雁翎关到宫前乡,沿永昌河一分为二到洛阳。此道开凿较早,以夏后皋墓为标志,距今近4000年历史。1938年《陕县志》:“自汉以前至春秋时道皆由永宁(今洛宁)至陕州”的记载。一条是北崤道,由陕州古城向东,过磁钟、张茅至硖石与观音堂入新安,出汉函谷关到达洛阳。

北崤道修筑时间较晚,应在建安元年(196年)之后,曹操为了西征方便,由于南崤道过于险厄,且路途较远,故开北道。《水经注》记载:晋太康三年(282年)弘农太守梁柳修复旧道的石铭中有明确记述,从此后南北二崤道并用。北魏郦道元撰的《水经注》记载:“汉建安中,曹公西讨巴、汉,恶南路之险,故更开北道,自后行旅,率多从之”。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曹公开北道,嗣后遂以北道为大路”。崤函古道素有“一丸泥以封函谷”之说。张衡《西京赋》描述长安:“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戴延之《西征记》里讲:“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

二是线路长。《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地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绝谷深委,峻坂迂回。崤函之险,实甲于天下矣”的记载。

三是使用历史长久。从几千年前刀耕斧凿的崎岖小道到当今的通衢大道,一直延用(崤函古道的重要作用直到陇海铁路的开通和G310建成才失去其作用)。西晋文学家潘安(247---300)在好友公孙宏的庇护下逃脱了诛杀之灾后,于元康二年五月十八日从京都洛阳前往长安任长安令,他在《西征赋》中写道“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嶺之嵯峨。皐託坟于南陵,文违风于北阿。”即:我登上曲折逶迤的崤山,仰望高峻的山岭。帝皋的坟墓地处南陵,周文王的坟墓地处北陵。以此来记述途径陕州时登上崤坂时的心情。

曹魏之后,崤函古道虽说南北道皆用,但总体上以北道为主。

四是地势险峻。《水经注》中记:“车不并辕,马不并列”。唐太宗李世民诗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清代陕州知州张天德《硖石山修路记》中称:“其山尽石,险山戏巉岩,峣崎岖……望之,且魂摇而目悸”。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连伟所撰《创建古崤陵便民路记》碑文中有“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至险也”的记载。

五是战略地位重要。交通咽喉,险关要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李久昌先生在《崤函古道研究》中结论:崤函古道的修筑,并非一个朝代所完成的。崤函古道在新石器时期就发挥作用,夏商周等朝代扩修,完善于秦汉时期,鼎盛于隋唐。北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逐步走向衰落。

雁翎关是崤函古道南崤道上最为险峻的关口,距三门峡市28公里,是菜园乡和宫前乡的分界岭。关口东西均为陡坡,现在是三门峡至洛阳省道公路的唯一通道。关口两侧灌木丛生,风动林喧。从上世纪初至今,该路段多次修筑,尤其是2000年左右修建三洛路时其险峻处已被炸掉。关隘受风吹雨淋自然剥蚀,加之豫西山区风大,黄土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堆砌效应,关隘险绝似乎不再……虽说险途不存,雄关已废,但行走在关口,依旧令人生畏。

史料中的雁翎关

在浩瀚庞杂的史料中,对雁翎关的记载多集中在山势的险要和远古的惨烈战争。其中,有详细文字记载的战争十几起。古代的雁翎关,山高沟深,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的记载可知早在夏时,这里就曾是战争的场地。

夏后皋墓位于今陕州区东南雁翎关关口北,三门峡——洛宁公路东侧的高埠之上。其墓呈圆丘形状,高约1.5米,周长约30米。栎树苍苍,草木茂盛,庄严肃穆。

《史记》:“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崩,是为桀。是皋固孔甲之子,而桀之祖父也。今其墓在雁翎关西北,山陕内居民甚重之,无敢樵采者。”夏后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相传他是暴君夏桀的爷。

当时夏的国都在洛阳二里头,他的墓地在此中,表明雁翎关是夏人当时所走的道路。夏代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晋南和豫西一带,有“夏禹导河东至于砥柱”。商代称三门峡地区为“夹方”。“夹”、“峡”、“陕”,都与三门峡的地貌和交通环境有关。夹,有夹道之意。峡,是两山之间的通道。陕,是山与河之间的高地。夏后皋的墓孤零零地出现在雁翎关(古崤陵),专家推测皋可能是在率领军队讨伐其他部落时战死或病死在这里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也认为皋死后草葬在这里是可信的。

春秋战国时期,崤函古道成为晋秦诸国雄居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读史方舆纪要》讲:“春秋时,崤函,晋有也,故能以制秦;秦得崤函,而六国之亡,始此矣”。

春秋中期(公元前628年),晋国为制约秦国的发展,联合姜戎在这里设下伏兵,等待袭击郑国没有得手的秦国军队,大胜,秦军“三帅”孟明视、白丙乙、西乞术被俘,全军覆没。当时的秦国老臣蹇叔,事先预测到秦军要被晋军伏击,一边哭送秦军出征,一边叮嘱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丙乙,晋人御师必于殽……。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三年后,秦军东行伐晋,全胜,便到崤陵掩埋三年前死去士兵的尸骨,并控制了这里。一年后,秦国称霸,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崤之战就发生在崤陵一带。《春秋》记:“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崤。”《秦本纪》则记载:“遮秦兵于崤击之”。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考察石崤水时,认为北陵下的硖石谷里是崤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孟明果覆秦师于此”。

至于秦军打伏击的具体地点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有说在今硖石乡(硖石关),有说在今雁翎关,也有说在今洛宁县东宋乡的交战沟,也有学者说在今宜阳境内。综观地形地势,和《秦晋崤之战》,感觉在南陵和北陵之间二十余里的山峰间,更为可信些。

《尚书·禹贡》记述:禹治水时,洛阳和长安之间已有一条沿黄河岸边西行的山路,禹子启开辟了“南崤道”,此道由洛阳沿洛水西行至宜阳三乡折入连昌谷,经洛阳县北过陕县之雁翎关,沿黄河南岸西行。

《河南府志》称的“秦楚孔道”:在陕县往东分南北二道……南道顺南崤道东下经雁翎关,再沿连昌河谷经三乡连昌宫至韩城……所运货物往东来者为青海盐、河东池盐、药材、皮毛等,西去多为丝绸、土布、茶叶、香油等货物。

崤山南路,是战国时秦、周和韩来往的主道。《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七年,东周君来朝,王至宜阳。二十三年,王与韩王会宜阳。”那时,二崤主道还在南路。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遇灾年。公元18年,王匡、王吉就组织山东河南饥民眉毛染红发动了赤眉起义,义军攻下西安,后因缺粮回撤洛阳时,在雁翎关附近遭到刘秀组织的河北武装袭击。公元27年,东汉大将邓禹、冯异部在雁翎关附近的回溪阪被赤眉军打败,死伤3000余人。邓禹逃到宜阳,冯异带残部落荒回营,收散万余人马再与赤眉军会战,冯异令军士着赤眉军服,黄昏伏兵突袭,在雁翎关东的崤底将赤眉军打败,赤眉军损失8万余人。

公元759年春,史思明击败唐兵马副元帅李广弼于北邙,再次占领洛阳。尔后又派部将李归仁、史朝义两次进攻陕州,均被陕州守将卫伯玉在雁翎关击退。

当地赵氏家谱记载,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菜园团练组织500余乡民日夜在雁翎关口守护,长毛贼闻风而逃。只好从洛宁境内绕卢氏而西行。

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陕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薛文高带领地方抗日力量与日军作战时,在雁翎关附近英勇牺牲。

另外,《洛宁县志》1991年版有几处记载:1、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河内公独孤信大将军率数万人过崤坂。

2、唐开元五年(717年)玄宗经崤南道赴东都,行至永宁北崤谷,因道窄车辆受阻,河南尹李朝隐等被罢官。

3、天宝三年(744年),山东租粮四百万石,经黄河和崤南道运往长安。

4、元泰定三年(1326年)4月,整修崤山雁翎关古道,洛宁区段相应修整。

村民眼中的雁翎关

夏商之际还没有函谷关,商汤就是走南崤道,从偃师出发西进。《清华简尹至》说的商汤伐夏,“自西哉西邑”就是走这条道的,说明雁翎关南崤道的悠久。

《清—统志·陕州》:“雁翎关,在州东南。路通河南府永宁县。明时有兵戍守。”讲雁翎关的方位,是交通要道,那时有关兵把守。

《陕县志》:“崤道,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讲南崤道的狭隘、难行。

时光荏苒,朝代更迭,从前的千古雄观,而今都不存在了。村民告诉我们:1930年左右,冯玉祥首督修陕洛路,1935年陕州专员欧阳珍复修。

上世纪50年代初,关口东西各有石板路数里,古之称为“崤坂”。关口东的一段峡谷称为“崤底”,大西沟口转弯处旧称“回坑”,又称“溪坂”。那时行人穿行靠肩挑背扛,甚是困难。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此段道路多次修筑,削坡取弯,加宽降高。2000年,三洛路改建铺油。

雁翎关的风景是迷人的。峭壁耸立,林木葱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关东、关西风景气候迥然不同,而今仍有“过了雁翎关,换了一层天”的感受。唐朝上官仪诗曰:“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唐朝刘禹锡有诗:“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宋代司马光咏道:“西望飞花千树晴,东来芳蕊一番新”。

唐王朝曾在雁翎关西边的菜园乡石门村修建有绣岭行宫,在雁翎关东边修建有武则天行宫。“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村民说,50年前,在田里劳作和建房修院时,常能捡到铜箭头之类的遗物。

附近村民常常把夏后皋墓演绎为东汉末年曹操名将夏侯惇骨柩埋葬冢。传说墓冢高大伟岸,围长二十余丈,高五丈,四周山峦叠嶂,草木葱茏,唯独墓冢周围乔木只长树冠不长树干。人们传说是古树情思悲恸,恋念英杰,垂手致哀,无心抬头向上。又传说扒开树下有诸多蝎子扬起毒尾,怒目圆睁,时时防备外来进攻。这些含毒生灵就是英雄灵骨的保护神,一防盗墓者掘墓挖坟,二防穿山甲、地鼠吞噬英灵骨骸。

当地的人们之所以把夏后皋演绎为三国时的夏侯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皋”了解不多,甚至没有听说过;而《三国演义》则是家喻户晓的。二是人们崇尚英雄人物。当地坊间流传:夏侯惇膀大腰圆、虎背猿胸、彪悍凶猛、胆识过人、侠肝义胆,在群雄争霸的东汉末年,对曹魏忠诚不二,临危不惧。征讨西蜀行军至雁翎关时与敌作战,肠子流出后盘腰再战,最后浴血破关,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在当地还演义有关时任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考古学家夏鼐“1956年—1960年曾到夏后皋墓地实地考察”的说法。

实地考察的说法可能是有误的。1959年7月5日,郭老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夏鼐先生在三门峡有明确记载的足迹有三次,其中一次是1951年到仰韶考古,一次是1955年10月24日任中国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时和安志敏先生到三门峡带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于1956年—1957年在三门峡上村考古调查发掘。

为弄清事实真相,作者多次问询当年的知情人,查阅史料记载,研读他们的回忆录,均无二人到夏后皋墓地实地考察的信息。从目前有限的文字资料中作者推断:两位大家在夏文化研究中,曾关注或提及或对夏后皋墓地的作用有过认可或发表过相关意见。

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到雁翎关夏后皋墓旅游、探访、考察、寻宝的人络绎不绝。村民有幸见识接触到不少文人名流,村民对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盼望着雁翎关景区早日兴建。

2020年10月

参考资料

1、李健超:《崤函南道考察纪》

2、陈隆文:《崤函古道“四关”》

3、李久昌:《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

4、马五三:《崤山南道与崤山北道》

5、盛夏、张怀银:《东西交通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6、谷百川、刘文生、王景春、苏慧:《崤陵浩叹》

7、孟国栋:《雁翎关》

8、刘书芳:《崤函古道:影响并见证中国历朝盛衰》

9、侯俊杰、上官西才:《崤函古道》

10、王景春:《崤函古韵之十五:古道踏险》

11、沈莉红:《雄关古道换新颜》

12、《洛宁县志》 1991年版

13、《三门峡年鉴》 2002年

14、《陕县志》 1936年

15、《陕县志》 1988年

16、《陕县志》 2005年 雁翎关前话古今

作者 尚柏仁

从2003年起,我就开始收集整理有关雁翎关方面的资料。查遍了能够找到的地方志、书籍、史料、笔记、回忆录,聆听专家学者们的解读,走访附近的老人,收集民间的传说,和文史爱好者交谈,寻找蛛丝马迹……

近20年来,我先后50余次到雁翎关周边的关上、草店村和宫前、硖石乡调查,10余次拜谒夏后皋墓冢,不同时节地攀登雁翎关附近的群山。就雁翎关名称的由来,关口为何没有记载中的峻险,南崤道在这一段的走向,郭沫若及夏鼐先生是否到过孤零零的夏后皋墓地实地考察等问题进行思考。

每每站立在关顶仰望天际,目睹诸峰,腑视关前关后蜿蜒道路上的车辆人流。眼前常常浮现出古战场的刀光剑影,耳边时常回响着远古的峥嵘鼓角,心头不由产生出对厚重历史的敬畏……

地理上的雁翎关

崤山,以古崤县得名,又称嵚崟山、肴山,古代地名,在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今陕西省、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战略军事要地,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天下“九塞”之一。

崤山山脉为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支脉之一。西南端与陕西华山山脉相连,东南面被洛河谷地所截,西南——东北走向,延伸在黄河和洛河间,长160千米,为褶皱断块山,宽约40—5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高峰有甘山(1903米)、冠云山(1866米),是洛河与弘农涧河的分水岭。

卢氏官道口东北至陕州区硖石一段,是崤山山脉的主峰地段。《括地志》说:“崤山又名嵚崟山,在谷州永宁县(今洛宁)西北二十八里。”也即今陕州区硖石乡的金银山,古又称太崤,其高度约969米。

雁翎关位于陕州区东南菜园乡与宫前乡交界处,距三门峡28公里,古代是分陕扼秦的咽喉,宽约200余米,最窄处约30米,关口海拔851米,两侧悬崖峭壁,峻拔陡峭。

雁翎关口东南响屏山为东西两崤诸山之首。2002年张孟军主编的《三门峡年鉴》介绍:“雁翎关春秋时称南陵,北魏至唐又称西崤。”《水经注》记载:其附近有千崤、盘崤之称。雁翎关与大雁无关,不少学者认为在当地村民的口语中“崤”与“雁”音近,疑是将“崤陵关”讹传为“雁翎关”,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雁翎关所处位置,春秋时称其为“南陵”,人们将“南陵”讹传为“雁翎”倒是有可能的。

关于雁翎关的名字来源,附近村70余岁的语文教师水栓文先生另有一说法:他告诉作者雁翎关名有两个传说:一是因关隘地势高峻,关口风势强劲,大雁东西飞行时,引发羽毛脱落满地;一是相传旧时鸿雁传书,此关口为递接之处,飞翎传书。沿袭年代久了,人们又把雁翎关写为雁岭关,当地人习惯叫关上。这种说法倒值得商榷。

《水经注》记载:雁翎关是古代南崤要道,关内外雄山起伏,关北响屏山为附近诸山之宗,有上天梯、坠马崖、绝命岩、落魂涧、鬼悉窟、聚云峪、志心石诸胜,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险要。史料还记载:“风和日丽之时登临峰顶,可东望洛阳川朦胧如烟,西眺西岳华山依稀可见。洛河、黄河似玉带缠腰。落霞晚照,辉映崤山诸峰,极为壮观。”

有专家认为:“崤”,形声字,从山,肴声。“肴”为“淆”省,意为错杂。“山”“肴”为“崤”,即群峰错杂,沟壑相交的山。“崤”读“xiao”,也读作“yao”。《集韵·肴韵》:“崤,山名,在弘农。”“崤山”又称二崤山,三崤山。《水经注》:“崤有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东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陕县志》载:据《汉书·艺文志》:“诸子之意为纷然殽乱”。杨雄《法言》:“诸子众言淆乱”。知穀通淆字,后又写作崤,其字本意为“乱”,因山势乱而无章而名崤山。

作者曾对古陕州的地形、地貌、山势、水流及方言文化研究过。“崤”解释为“乱”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个区域,山的走向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均有。在这个区域,河水的流向也是五花八门。在这里方言、语言复杂,儒、道、释文化也相互交织。

崤函古道上的雁翎关

早在西周时,周王室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修建了周道,又称王道。《诗经·大东》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坦荡的王道确保了周王室以及后来的汉唐王朝在长安——洛阳的“双城”历史的上演。

2014年6月,位于三门峡陕县硖石乡东车壕村古道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长约230米,宽仅2米的古道是“丝绸之路”上长安至天山廊道路网中国境内22处遗产中唯一一处道路遗产,它是“崤函古道”的其中一段。

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古之帝国的血脉,王朝的脊梁。”不仅见证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且“丝绸之路”开通后,崤函古道与其它路线的连通,欧、亚、非等国前来长安洛阳的使者,胡商蕃客广集而至,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崤,即崤山。函,即函谷关,泛指今陕西的潼关至河南灵宝函谷关一带。崤函古道指从长安到洛阳间的潼关至洛阳的道路,全长约400公里。

由于地理地貌、区位的特殊和人文、经济方面的因素,崤函古道成了古代连接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尤其在西周和汉、唐时期,崤函古道是名副其实的“京畿大道”,“两京锁钥”。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崤函古道一是开通时间早。“崤函”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苏秦曰:“秦东有崤函之固”。《左传·禧公三十二年》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在崤函古道上,从古陕州城到洛阳,除黄河漕运外的旱路有两条。一条是南崤道,又称周秦古道。从陕州到交口乡向南走菜园,过南陵(夏后皋墓),经雁翎关到宫前乡,沿永昌河一分为二到洛阳。此道开凿较早,以夏后皋墓为标志,距今近4000年历史。1938年《陕县志》:“自汉以前至春秋时道皆由永宁(今洛宁)至陕州”的记载。一条是北崤道,由陕州古城向东,过磁钟、张茅至硖石与观音堂入新安,出汉函谷关到达洛阳。

北崤道修筑时间较晚,应在建安元年(196年)之后,曹操为了西征方便,由于南崤道过于险厄,且路途较远,故开北道。《水经注》记载:晋太康三年(282年)弘农太守梁柳修复旧道的石铭中有明确记述,从此后南北二崤道并用。北魏郦道元撰的《水经注》记载:“汉建安中,曹公西讨巴、汉,恶南路之险,故更开北道,自后行旅,率多从之”。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曹公开北道,嗣后遂以北道为大路”。崤函古道素有“一丸泥以封函谷”之说。张衡《西京赋》描述长安:“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戴延之《西征记》里讲:“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

二是线路长。《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地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绝谷深委,峻坂迂回。崤函之险,实甲于天下矣”的记载。

三是使用历史长久。从几千年前刀耕斧凿的崎岖小道到当今的通衢大道,一直延用(崤函古道的重要作用直到陇海铁路的开通和G310建成才失去其作用)。西晋文学家潘安(247---300)在好友公孙宏的庇护下逃脱了诛杀之灾后,于元康二年五月十八日从京都洛阳前往长安任长安令,他在《西征赋》中写道“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嶺之嵯峨。皐託坟于南陵,文违风于北阿。”即:我登上曲折逶迤的崤山,仰望高峻的山岭。帝皋的坟墓地处南陵,周文王的坟墓地处北陵。以此来记述途径陕州时登上崤坂时的心情。

曹魏之后,崤函古道虽说南北道皆用,但总体上以北道为主。

四是地势险峻。《水经注》中记:“车不并辕,马不并列”。唐太宗李世民诗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清代陕州知州张天德《硖石山修路记》中称:“其山尽石,险山戏巉岩,峣崎岖……望之,且魂摇而目悸”。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连伟所撰《创建古崤陵便民路记》碑文中有“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至险也”的记载。

五是战略地位重要。交通咽喉,险关要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李久昌先生在《崤函古道研究》中结论:崤函古道的修筑,并非一个朝代所完成的。崤函古道在新石器时期就发挥作用,夏商周等朝代扩修,完善于秦汉时期,鼎盛于隋唐。北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逐步走向衰落。

雁翎关是崤函古道南崤道上最为险峻的关口,距三门峡市28公里,是菜园乡和宫前乡的分界岭。关口东西均为陡坡,现在是三门峡至洛阳省道公路的唯一通道。关口两侧灌木丛生,风动林喧。从上世纪初至今,该路段多次修筑,尤其是2000年左右修建三洛路时其险峻处已被炸掉。关隘受风吹雨淋自然剥蚀,加之豫西山区风大,黄土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堆砌效应,关隘险绝似乎不再……虽说险途不存,雄关已废,但行走在关口,依旧令人生畏。

史料中的雁翎关

在浩瀚庞杂的史料中,对雁翎关的记载多集中在山势的险要和远古的惨烈战争。其中,有详细文字记载的战争十几起。古代的雁翎关,山高沟深,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的记载可知早在夏时,这里就曾是战争的场地。

夏后皋墓位于今陕州区东南雁翎关关口北,三门峡——洛宁公路东侧的高埠之上。其墓呈圆丘形状,高约1.5米,周长约30米。栎树苍苍,草木茂盛,庄严肃穆。

《史记》:“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崩,是为桀。是皋固孔甲之子,而桀之祖父也。今其墓在雁翎关西北,山陕内居民甚重之,无敢樵采者。”夏后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相传他是暴君夏桀的爷。

当时夏的国都在洛阳二里头,他的墓地在此中,表明雁翎关是夏人当时所走的道路。夏代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晋南和豫西一带,有“夏禹导河东至于砥柱”。商代称三门峡地区为“夹方”。“夹”、“峡”、“陕”,都与三门峡的地貌和交通环境有关。夹,有夹道之意。峡,是两山之间的通道。陕,是山与河之间的高地。夏后皋的墓孤零零地出现在雁翎关(古崤陵),专家推测皋可能是在率领军队讨伐其他部落时战死或病死在这里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也认为皋死后草葬在这里是可信的。

春秋战国时期,崤函古道成为晋秦诸国雄居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读史方舆纪要》讲:“春秋时,崤函,晋有也,故能以制秦;秦得崤函,而六国之亡,始此矣”。

春秋中期(公元前628年),晋国为制约秦国的发展,联合姜戎在这里设下伏兵,等待袭击郑国没有得手的秦国军队,大胜,秦军“三帅”孟明视、白丙乙、西乞术被俘,全军覆没。当时的秦国老臣蹇叔,事先预测到秦军要被晋军伏击,一边哭送秦军出征,一边叮嘱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丙乙,晋人御师必于殽……。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三年后,秦军东行伐晋,全胜,便到崤陵掩埋三年前死去士兵的尸骨,并控制了这里。一年后,秦国称霸,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崤之战就发生在崤陵一带。《春秋》记:“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崤。”《秦本纪》则记载:“遮秦兵于崤击之”。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考察石崤水时,认为北陵下的硖石谷里是崤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孟明果覆秦师于此”。

至于秦军打伏击的具体地点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有说在今硖石乡(硖石关),有说在今雁翎关,也有说在今洛宁县东宋乡的交战沟,也有学者说在今宜阳境内。综观地形地势,和《秦晋崤之战》,感觉在南陵和北陵之间二十余里的山峰间,更为可信些。

《尚书·禹贡》记述:禹治水时,洛阳和长安之间已有一条沿黄河岸边西行的山路,禹子启开辟了“南崤道”,此道由洛阳沿洛水西行至宜阳三乡折入连昌谷,经洛阳县北过陕县之雁翎关,沿黄河南岸西行。

《河南府志》称的“秦楚孔道”:在陕县往东分南北二道……南道顺南崤道东下经雁翎关,再沿连昌河谷经三乡连昌宫至韩城……所运货物往东来者为青海盐、河东池盐、药材、皮毛等,西去多为丝绸、土布、茶叶、香油等货物。

崤山南路,是战国时秦、周和韩来往的主道。《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七年,东周君来朝,王至宜阳。二十三年,王与韩王会宜阳。”那时,二崤主道还在南路。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遇灾年。公元18年,王匡、王吉就组织山东河南饥民眉毛染红发动了赤眉起义,义军攻下西安,后因缺粮回撤洛阳时,在雁翎关附近遭到刘秀组织的河北武装袭击。公元27年,东汉大将邓禹、冯异部在雁翎关附近的回溪阪被赤眉军打败,死伤3000余人。邓禹逃到宜阳,冯异带残部落荒回营,收散万余人马再与赤眉军会战,冯异令军士着赤眉军服,黄昏伏兵突袭,在雁翎关东的崤底将赤眉军打败,赤眉军损失8万余人。

公元759年春,史思明击败唐兵马副元帅李广弼于北邙,再次占领洛阳。尔后又派部将李归仁、史朝义两次进攻陕州,均被陕州守将卫伯玉在雁翎关击退。

当地赵氏家谱记载,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菜园团练组织500余乡民日夜在雁翎关口守护,长毛贼闻风而逃。只好从洛宁境内绕卢氏而西行。

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陕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薛文高带领地方抗日力量与日军作战时,在雁翎关附近英勇牺牲。

另外,《洛宁县志》1991年版有几处记载:1、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河内公独孤信大将军率数万人过崤坂。

2、唐开元五年(717年)玄宗经崤南道赴东都,行至永宁北崤谷,因道窄车辆受阻,河南尹李朝隐等被罢官。

3、天宝三年(744年),山东租粮四百万石,经黄河和崤南道运往长安。

4、元泰定三年(1326年)4月,整修崤山雁翎关古道,洛宁区段相应修整。

村民眼中的雁翎关

夏商之际还没有函谷关,商汤就是走南崤道,从偃师出发西进。《清华简尹至》说的商汤伐夏,“自西哉西邑”就是走这条道的,说明雁翎关南崤道的悠久。

《清—统志·陕州》:“雁翎关,在州东南。路通河南府永宁县。明时有兵戍守。”讲雁翎关的方位,是交通要道,那时有关兵把守。

《陕县志》:“崤道,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讲南崤道的狭隘、难行。

时光荏苒,朝代更迭,从前的千古雄观,而今都不存在了。村民告诉我们:1930年左右,冯玉祥首督修陕洛路,1935年陕州专员欧阳珍复修。

上世纪50年代初,关口东西各有石板路数里,古之称为“崤坂”。关口东的一段峡谷称为“崤底”,大西沟口转弯处旧称“回坑”,又称“溪坂”。那时行人穿行靠肩挑背扛,甚是困难。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此段道路多次修筑,削坡取弯,加宽降高。2000年,三洛路改建铺油。

雁翎关的风景是迷人的。峭壁耸立,林木葱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关东、关西风景气候迥然不同,而今仍有“过了雁翎关,换了一层天”的感受。唐朝上官仪诗曰:“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唐朝刘禹锡有诗:“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宋代司马光咏道:“西望飞花千树晴,东来芳蕊一番新”。

唐王朝曾在雁翎关西边的菜园乡石门村修建有绣岭行宫,在雁翎关东边修建有武则天行宫。“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村民说,50年前,在田里劳作和建房修院时,常能捡到铜箭头之类的遗物。

附近村民常常把夏后皋墓演绎为东汉末年曹操名将夏侯惇骨柩埋葬冢。传说墓冢高大伟岸,围长二十余丈,高五丈,四周山峦叠嶂,草木葱茏,唯独墓冢周围乔木只长树冠不长树干。人们传说是古树情思悲恸,恋念英杰,垂手致哀,无心抬头向上。又传说扒开树下有诸多蝎子扬起毒尾,怒目圆睁,时时防备外来进攻。这些含毒生灵就是英雄灵骨的保护神,一防盗墓者掘墓挖坟,二防穿山甲、地鼠吞噬英灵骨骸。

当地的人们之所以把夏后皋演绎为三国时的夏侯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皋”了解不多,甚至没有听说过;而《三国演义》则是家喻户晓的。二是人们崇尚英雄人物。当地坊间流传:夏侯惇膀大腰圆、虎背猿胸、彪悍凶猛、胆识过人、侠肝义胆,在群雄争霸的东汉末年,对曹魏忠诚不二,临危不惧。征讨西蜀行军至雁翎关时与敌作战,肠子流出后盘腰再战,最后浴血破关,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在当地还演义有关时任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考古学家夏鼐“1956年—1960年曾到夏后皋墓地实地考察”的说法。

实地考察的说法可能是有误的。1959年7月5日,郭老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夏鼐先生在三门峡有明确记载的足迹有三次,其中一次是1951年到仰韶考古,一次是1955年10月24日任中国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时和安志敏先生到三门峡带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于1956年—1957年在三门峡上村考古调查发掘。

为弄清事实真相,作者多次问询当年的知情人,查阅史料记载,研读他们的回忆录,均无二人到夏后皋墓地实地考察的信息。从目前有限的文字资料中作者推断:两位大家在夏文化研究中,曾关注或提及或对夏后皋墓地的作用有过认可或发表过相关意见。

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到雁翎关夏后皋墓旅游、探访、考察、寻宝的人络绎不绝。村民有幸见识接触到不少文人名流,村民对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盼望着雁翎关景区早日兴建。

2020年10月

参考资料

1、李健超:《崤函南道考察纪》

2、陈隆文:《崤函古道“四关”》

3、李久昌:《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

4、马五三:《崤山南道与崤山北道》

5、盛夏、张怀银:《东西交通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6、谷百川、刘文生、王景春、苏慧:《崤陵浩叹》

7、孟国栋:《雁翎关》

8、刘书芳:《崤函古道:影响并见证中国历朝盛衰》

9、侯俊杰、上官西才:《崤函古道》

10、王景春:《崤函古韵之十五:古道踏险》

11、沈莉红:《雄关古道换新颜》

12、《洛宁县志》 1991年版

13、《三门峡年鉴》 2002年

14、《陕县志》 1936年

15、《陕县志》 1988年

16、《陕县志》 2005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g3钥匙不见了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