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3什么时候上市?
完全没有意义。6-8万近乎于成本价,而且配置方面几乎没有办法添置,先不说不好配置,而且根本不赚钱。订单如果突然增多只能是白干赚吆喝,亏本不至于。那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就目前来说,DMI一家独大无人能及,在已经饱和的产能下还有源源不断的订单递增这就是个摇钱树啊,这种情况下显然不需要再拉低价格招揽客户了,相反只需要小涨缓涨就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就像古代的舍粥铺,它不需要煮米饭来施舍,只需要稀粥即可,因为它独一份,不吃没得选何必还要加码上米饭团子?就是这个道理。
比亚迪为什么不趁热出一款6至8万的DMI车型,轻松上王者无敌?
能这么想的人,在心里绝对看不起国产的东西,在这种人心里国产的就应该便宜,国产的就廉价,国产车就应该几万块钱。无论国产用多好的东西,多先进的技术,只是因为它是国产,所以他只配几万块钱。
飞度连个喇叭都没有。也敢定价好几万。CRV一个破手动挡都敢定价17万。混动的都是二十几万,这些也没见你们嫌贵啊。
奔驰1.3T还搞个七座。卖30万,你们还说动力够用,呵呵。
是不是在你们眼里合资爹产的东西,就应该贵,真是跪久了,骨头都软了。站不起来了。
这几年,国产车企发力,进步神速,尤其是有着自己核心技术的国产车企。这才是我们该推崇的对象。思想不要再停留在国产就应该卖几万,合资就应该卖几十万的年代。
拉人载货“好帮手”,体验对公出行利器——比亚迪M3
三月底比亚迪在春季发布会上亮相了一款新的比亚迪网约车M3,其补贴后售价为14.99万元,属于一辆MPV式电动网约车。对于这款网约车最大的优势就是空间给力,另对于运营网约车的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件利好的事情。“车大、皮实、耐用”一次综合下来可以多拼几单,而且此车空间上拉人拉货都可以随意切换,这对网约车司机来说确实是美美的事情。而根据规定,网约车必须是7座及5座的乘用车辆,车辆轴距不少于2650mm的乘用车型,这无疑是给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
最近,我们率先拿到比亚迪M3的试驾车,正好为大家体验一下这款对公销售的纯电动M3的表现究竟如何。而且这款车型主打网约车市场,主要针对于三、四线城市销售,更加切合城乡实际出行需求。
外形上,比亚迪M3走的是简洁耐看风,初看没啥亮点,但是看久了就会发现这样的外形其实对网约车来说很中庸。其大空间的布局更适合商务用车以及网约车的定位,很是经济实用。
车身侧面,呈现出来的立体效果很明显,像是“面包车”的加长版,通过外观造型上不难看出其内部空间十分可观。并且车身两侧还配备了手动侧滑门大大提高了用户上下车的便捷性。
此外,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M3的长宽高分别为4460*1720*1875mm,轴距也达到了2725mm,属于传统的MPV布局。
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应该属于这辆车的一大亮点,有效的提高用户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并且此配置为该车标配,这点还是很厚道。
乘坐空间上,比亚迪M3基于对网约车的各项需求,比亚迪M3拥有4460mm的整车长度及2+2+3的车内座位布局,保障充足的驾乘空间,满足了三四线城市网约车在城际交通中7座大空间的使用需求。
方方正正的车尾体现出了简洁而又朴素,两侧尾灯竖向排列,中部有一条较粗的镀铬装饰。除了没有传统燃油车的排气管外,比亚迪M3仅从车尾看很难看出是一台纯电动车型。
比亚迪M3内饰上一看就是讲究实用为主,采用了较为传统的设计手法,大面积的中控台设计很是质朴,及简单易操作的收音机、USB以及AUX功能,实用性都非常的强,并且还配有自动空调等配置。
比亚迪M3的电子换挡杆位于中控台底部,有点类似于本田奥德赛的布局,对于这种设计相对于用户而言更易于上手操作。其左侧还加入了电子手刹按键,不过在日常使用中频率较低,因为比亚迪M3可以实现D档下自动松开、P档下自动启动电子手刹,很是人性化。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比亚迪M3的座椅舒适度和空间上,体验下来都非常的出色。说明比亚迪还是很下本的,车内座椅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实际乘坐体验都非常出色,M3的座椅采用了皮质包裹,还加入了白色缝线处理,座椅造型宽大且内部填充物饱满,即便是第三排也毫不含糊。另外第一排和第二排座椅都带有独立的扶手和前后座椅调节,且乘坐起来的舒适度令人十分满意,不愧是面向对公市场的网约车车型。
比亚迪M3不但具有优越的空间表现,在细节方面处理比较贴心,即便是第三排也有空间可观的侧面储物格,可让消费者在使用方面更加应手。
打开后备厢后,发现其实M3完全可以把内部乘坐空间做的更大,不过最终比亚迪还是选择了在乘坐空间以及后备厢空间上取得平衡。因为M3的车高较高,所以即便在第三排座椅没有放倒的情况下,后备厢内塞进3-4个登机箱也不成问题。
动力方面,比亚迪M3搭载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高功率100kW,最大扭矩180N·m,最高车速为100km/h。其电池组采用镍钴锰酸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41Wh/kg,总能量为50.3kWh,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60km。
此外,比亚迪还对M3的三电核心系统提供了6年60万公里超长质保承诺,在质保期间内,动力电池包、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总成因产品质量原因导致损坏,可免费更换,消除网约车运营企业以及司机后顾之忧。
悬架方面,M3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板簧的设计,这也和同级别大多数竞争对手保持了一致,板簧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了客货两用的使用需求。
充电方面,比亚迪M3支持40kw的直流快充,以及7kw/3.3kw的交流慢充,直流快充下充满需要约1.3小时,交流慢充分别需要约7小时/16小时。
动态体验方面,比亚迪M3给我的感觉电门踩下去感觉很轻快,而且起步时动力响应很积极, 得益于电动机低扭较强的特性。
此外,M3的能量回收力度有大、小两挡,日常使用时还是低能量回收力度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低能量回收状态下系统介入较为平顺,且力度适中,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就能很好的控制,不会给车内的乘客带来不适感。
写在最后
虽然比亚迪M3在汽车市场还没有过于惊艳的表现,但整体个性鲜明的风格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灵活多变的后排空间也是一大优势。何况现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挤进网约车,说明网约车司机形势大好,而对于上市不久的比亚迪M3而言,必将在网约车市场展开竞争。
因此,此番体验下来,笔者认为选择一辆既符合网约车又要求“空间大、皮实、耐用”的纯电动7座MPV,比亚迪M3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公出行领域专享 体验比亚迪M3七座纯电动MPV
3月28日比亚迪的那场盛大新车发布会上,包括全新唐EV、宋MAX DM以及元EV535等明星车型无疑占据了绝对C位。但是,隐藏在角落里的两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的纯电动汽车,却暗暗彰显了比亚迪所布局的一个全新领域——纯电动出行+物流。在传统中低端MPV/微面市场销量开始下滑,渐渐进入调整期后,更加迎合政策发展、使用成本更低且受市场追捧的新能源纯电动MPV成为热门,尤其是进入2019年后,有超过22个品牌共31款车型相互竞争。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导者,比亚迪终决定在这个时间段着手布局这一领域,推出两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其中,比亚迪T3为一款纯电动物流车,两座布局,货箱容积3500L,续航里程360km;今天的主角比亚迪M3则是一款热门领域的纯电动七座MPV,续航达360km,补贴后售价14.99万元。
不过让普通消费者有些遗憾的是,比亚迪M3是一款专供城际出行、网约车领域的对公版车型,目前不对个人销售。针对私人消费市场,比亚迪的首款纯电动MPV或许还要看宋MAX系列。
比亚迪e平台核心技术 三电系统领先可靠
比亚迪M3是全新BNA架构下新能源纯电动e平台下的产物,也就是说与元EV、秦Pro EV以及全新唐EV同技术平台,有着极高的集成度和驱动效率。电驱动系统三合一和高压充配电系统三合一的高度集成化,不仅大幅降低整车的零配件数量、生产制造成本,还对降低整备质量有着极大帮助,有助于提高续航里程。
比亚迪M3在外观上比较沉稳,没有因为纯电动的身份而使用过多的“独特”装饰,非常符合其对公市场的定位。前脸唯一稍显与众不同的设计,便是这块亮银色的全封闭格栅。
前大灯组为卤素光源,紧邻雾灯的最底部还加入了LED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同级别中少有。
车尾比较平整,两侧尾灯竖向排列,中部有一条较粗的镀铬装饰。除了没有传统燃油车的排气管外,比亚迪M3仅从车尾看很难看出是一台纯电动车型。
比亚迪M3在同级别的MPV车型中,无论是与纯电动还是燃油车相比,尺寸都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在车身高度和轴距方便的优势更加明显。
另外,比亚迪M3还是同级别中罕有的配备双侧滑门的车型,空间占用更小,上下客更方便快捷。
相较该级别常见的前盘后鼓式刹车,比亚迪M3使用了更加可靠,成本也更高的前后盘式刹车。轮胎方面则为玲珑的CrossWind HP 010系列,市售价约350元/条,特点是节能耐磨。
内饰设计布局实用 空间足够
内饰部分,比亚迪M3是一台完全实用向的纯电动MPV车型,布局规整,功能配置简单明了,大部分驾驶员都可以轻松上手。
基础配置包括收音机、AUX/USB音源媒体播放、全自动空调、电子手刹、四门电动车窗(主驾一键下降)、胎压监测、前排+第二排座椅的前后/靠背角度调节等(第三排仅靠背可调)。
称得上科技配置的包括: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机械+液晶组合式仪表、电子换挡杆等。
比亚迪M3的仪表信息显示非常直观,左侧为时速,右侧为功率输出指示,中部的液晶屏可以显示全面的综合信息,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键进行调整,如电池电量、时间、档位、里程信息、胎压信息等。
多媒体系统的顶部设计了一个储物槽,方便临时放置一些随身物品,手机、停车卡等。
比亚迪M3的电子换挡杆位于中控台底部,位置较高,对于这种高车身的车型来说更易于操作,其设计与比亚迪早期乘用车上所使用的造型一致,质感不错。左侧的电子手刹按键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因为比亚迪M3可以实现D档下自动松开、P档下自动启动电子手刹。
比亚迪M3没有传统的中央扶手台,此处改为一个开放式的储物槽,空间利用率更高一些,储物槽顶部是一个12V的电源接口。
储物槽的尺寸不小,且配有橡胶防滑垫,不用担心物品随着车辆的加速和减速而来回滑动。比亚迪M3还为前排乘客设计了一个USB接口,用于为移动设备充电。
前排座椅之间设计了一个双杯架,均配有活动的限位器,以防止饮料意外洒出。靠近驾驶员一侧还有一个深度不错的矩形储物槽,同样可以放置手机、速通卡等等。
除了常规的车门板储物空间外,比亚迪M3在车内其他位置充分考虑了长途驾驶以及多乘员的使用需求,前排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独立的杯架,换挡杆下部、驾驶员左膝部配有额外的小型储物空间,开放式的副驾驶手套箱,空间和开口都非常可观。
比亚迪M3的座椅为皮质面料,材料质感比较细腻,柔软度适中,坐起来还是挺舒服的。另外,其为前排驾乘人员提供了单侧扶手,第二排座椅则提供了双侧扶手,且座椅支持前后和靠背角度调节,长途乘坐的舒适感应该不错。
在实际乘坐空间方面,由于前两排座椅均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自由度非常高,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合适的位置。图中体验者身高分别为1.88米和1.74米,找到自己舒服的坐姿并不难。
进入第三排后,由于靠背稍短,所以舒适度肯定稍差一些,但是腿部的空间依旧比较充足,表现不错。
兼顾了实用和空间之后,依旧是一台“性能”比亚迪
e平台高集成度的电驱动系统和高压系统加持下,比亚迪M3的前机舱显得非常规整,没有凌乱的走线和过多的高压(黄色)线束。
比亚迪M3配备一台最高转速12000rpm的永磁同步电机,最高功率100kw,最大扭矩180N·m,最高车速为100km/h。比起目前多数纯电动MPV和燃油MPV的60-70kw功率,比亚迪M3的加速能力可以说足够迅猛了,是一台可以给你充分推背感的新能源纯电动MPV。
动力电池系统平置于车辆底盘上,其采用了铝合金材料的防护外壳,提升轻量化水平。电池组采用NCM三元材料,能量密度达到141Wh/kg,总能量为50.3kWh,可支持综合工况360km续航,等速最大超过430km。
得益于e平台技术,比亚迪M3的动力电池组同样配备了独立的液冷式智能温控系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让电池始终处于适合的工作状态。
悬挂部分,比亚迪M3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这种形式与其同平台的物流车T3或有关系,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需求。
坐入车内,第一感觉是坐姿真的高,两侧A柱还加入了透明的三角窗,整体视野非常好,1875mm的车身高度所带来的优势尽显。另外,宽大的外后视镜对车辆两侧的所有角度照顾的很全面。
第二排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在B柱位置配备了专用拉手。两侧的侧滑门为三轨道设计,为车辆长时间、高频次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三排座椅提供了靠背角度调节功能,后排头枕距离后备箱盖板最近约为15cm,最远约为30cm。
在七座状态下,比亚迪M3的后备箱储物空间比较有限。
第三排座椅收起后,比亚迪M3的后备箱空间就非常可观了,其地板非常平整,1.2米的车内净高可以轻松放入一般的大件物品。如果偶尔对空间有更大的需求,可以通过拆卸的方式完全移除第三排座椅,此时比亚迪M3的后备箱纵向深度最高可达约1.6米。
比亚迪M3支持40kw的直流快充,以及7kw/3.3kw的交流慢充,直流快充完全充满需要约1.3小时,交流慢充分别需要约7小时/16小时。
以平均电价1.6元/度计算,比亚迪M3的每公里行驶成本约为0.23元,同级别的燃油车则要贵上一倍,约0.5元左右。以网约车每天行驶里程约为300公里为例,运营年限为5年,比亚迪M3运营车比燃油运营车,每年节省高达34560元,全寿命运营期间(5年)高达34560*5=172800元。
而在用车保养方面,比亚迪M3的优势同样明显。按燃油网约车每年保养24次,平均每次保养费用600元计算,五年保养总费用约为72000元整。比亚迪M3纯电动网约车每年保养10次,平均每次保养费用300元,保养项目仅为负荷齿轮油、制动液、转向液、防冻液等。五年保养总费用为15000元整,相比传统燃油网约车,比亚迪纯电动车五年运营期保养费用节省57000元。
另外,比亚迪还对M3的三电核心系统提供了6年60万公里超长质保承诺,在质保期间内,动力电池包、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总成因产品质量原因导致损坏,可免费更换,消除网约车运营企业以及司机后顾之忧。
面对城际出行、新能源网约车、纯电动物流车这些新兴市场的巨大需求,比亚迪对公销售事业部的成立,以及极具市场针对性产品M3和T3的推出,无不彰显比亚迪对于市场发展的敏锐嗅觉和技术把控。通过新能源平台化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可以迅速布局不同级别市场的不同级别产品,做到价格亲民、续航最佳、空间最优且结实耐用。
对大部分微面/低速车升级用户、城际网约车运营者以及客货多需求群体而言,比亚迪的M3和T3刚好切中其真实需求,再加上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优势和产品口碑,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在各个城市的出行领域看到它们的身影。